“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北京揭曉。梁曉聲的《人世間》、徐懷中的《牽風記》、徐則臣的《北上》、陳彥的《主角》、李洱的《應物兄》5部長篇小說獲得該項殊榮。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在北京揭曉(圖:視覺中國)

文脈之傳承

茅盾文學獎是我國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由中國作家協會主辦,每四年評選一次。參評作品須為成書出版的長篇小說,版面字數13萬字以上。本屆茅盾文學獎自今年3月15日啟動,共有234部作品經推薦參評。經過輪投票,最終產生了5部獲獎作品。

這次的獲獎作家在茅盾文學獎歷史上首次實現了“四代同堂”。得主90歲高齡的徐懷中到41歲的徐則臣,說明“文學是繼往開來的事業,是永遠不老和永遠年輕的事業。”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徐懷中90歲(左)徐則臣41歲(右)(資料圖)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牽風紀
徐懷中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晉冀魯豫野戰軍千里挺進大別山

青年學生汪可逾

文武雙全的團長齊競

勇敢果決的騎兵通信員曹水兒

一把宋琴,一曲《高山流水》

一匹充滿靈性、善解人意的老軍馬“灘枣”

戰爭之中的人性

沒有結局的愛情之殤

2
梁曉聲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老太太曲秀珍點燃了他心中的一盞燈,那盞燈的名字叫大學。他不知道,除了上大學,還有什麼其他方式能算的上是一種改變人生的正派方式——可以使自己對人生不再沮喪,而是比較滿意。

一九七三年,大學畢竟仍是一個與知識和思想發生最密切關係的地方。他讀了一些書籍之後意識到,如果一個人終生都缺少知識和思想,那麼,他連一顆黃豆也不如。成噸的黃豆還能榨出豆油或釀成醬油,成群的沒有知識和思想的人,除了體力和技能,就再也榨不出別的東西了。而被榨盡了體力和技能的人,註定是一個可悲的人。

——節選自《人間世》上部第十三章

北方某省會的平民區

——共樂區

20世紀70年代至今

十幾位平民子弟

跌宕起伏的人生

波瀾壯闊的

中國社會巨變

讀書改變命運

夢想的力量盪氣迴腸

“縱橫交錯”複式結構

“史詩”品格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人間世

梁曉聲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主角

陳彥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秦腔名伶憶秦娥

半個世紀的

興衰際遇、起廢沈浮

秦腔的起落流傳

豐富複雜的故事情節

鮮活生動的人物群像

方言口語的巧妙應用

中國古典的審美方式

人世的蒼涼和悲苦

現實主義的重要收穫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假作真時真亦假

經史子集的敘述方式

真誠也虛偽的“應物兄”

形形色色的知識份子

活色生香的生活經歷

勾勒出他們的精神軌跡

应物兄

李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北上
徐則臣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歷史與當下雙線索

結構的交叉換位

京杭大運河

幾個家族的“百年秘史”

運河和人的關係

人與人超越民族和種族的感情

體裁之創新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牽風記》的獨特之處在於作者寫出了不一樣的戰爭題材作品。

人性、人情的角度切入戰爭,沒有對正面戰場有過多的描寫,也沒有塑造出常見的戰場英雄。用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的方式,展現了戰爭中的愛戀與人性。

《應物兄》是最具探索性和先鋒性的作品。

它幾乎沒有長篇文體傳統意義上的情節,都由“話語”構成,小說所有的內容與元素都是通過話語來演繹、推送和呈現。它建構了新的小說美學。

《北上》較多截取大運河幾百年間發生的片段,以此來展現歷史的廣闊和縱深。

徐則臣並沒有用史詩性的寫法,而是擺脫宏大敘事的模式,這是其寫作的一個巨大突破。

附錄之採訪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人物從左至右為徐則臣、陳彥、徐懷中、梁曉聲、李洱。(資料圖)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一經公布,獲獎作品在上海書展中馬上成為熱門圖書,供不應求。圖為8月17日,上海書展中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展位(圖:視覺中國)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
“有傾!”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揭曉 等你來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