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包】3分鐘讀懂2019施政報告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16日發表任內第三份施政報告。施政報告以“珍惜香港 共建家園”為主題,共有六個部分和一個附篇,1.2萬餘字、220餘項新舉措,著眼突破困局、聚焦經濟民生,對特區政府未來施政方向和工作重點作出系統闡述。此前,特區政府努力回應社會訴求,已就施政報告進行了50多場諮詢會。
施政報告直面香港社會深層次問題,就市民最為關切的房屋問題提出一攬子解決方案。報告公布多項短、中期新措施,包括加建過渡性房屋、增加“港人首置上車盤”單位供應、放寬按揭貸款上限、提供青年宿舍以及更積極收回私人土地作公營房屋發展用途等。林鄭月娥表示,特區政府會全力以赴,開拓土地為民所用,令每一位香港人都能在此建立屬於自己的家。
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施政報告提出,特區政府將致力把握“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來的機遇,為香港企業和專業服務拓展更大市場。報告提出多項新措施為業界紓困及開路,包括延長深圳灣口岸通關時間至24小時、擴大“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適用範圍、為海運業務提供稅務優惠、開設新信貸擔保產品協助有意創業人士、建設第三個創新香港研發平台、為私募基金建立有限合夥制度等。
在改善民生方面,施政報告倡議以跨界別、跨專業及公私營合作等方式,本著愛護兒童、支援家庭、鼓勵就業、保護民康的理念,推出一系列新措施。重點包括恆常化學生學習津貼、調高在職家庭津貼金額、增加公共交通費用補貼比率和上限、改善“綜援計劃”、為政府資助學校進行改裝工程、推出不同規模的基層醫療健康服務、額外撥款近百億港元資助業主檢驗及修葺樓宇等。
林鄭月娥在宣讀施政報告時強調,持續的暴力會蠶食香港的核心價值,破壞社會安寧,損毀多年來建立的優良制度。大家必須放下分歧、停止攻擊,讓社會秩序儘早恢復。她表示,憑藉“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和基本法的全面保障,香港的深厚根基和背靠祖國的機遇,香港人理性務實、同舟共濟的拼搏精神,香港定能排除萬難,重新出發。
據悉,施政報告發表後,林鄭月娥還將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學者,繼續深入、獨立地審視香港的社會矛盾和須正視的深層次問題,並就施政報告相關舉措及其他社會事項與網民和社會各界展開對話溝通。
來源:香港特區政府、人民網、Facebook、網絡等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