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原今日(16日)在立法會宣讀施政報告。因泛民主派在期間不斷高叫口號及離開座位,又用投影器照射向林鄭月娥。立法會主席梁君彥隨即宣布休會。林鄭月娥中午改以視頻形式向市民宣讀新一份施政報告。

2019施政報告內容聚焦房屋、土地供應、改善民生、經濟發展四個方面。主要措施包括大幅增加過渡性房屋項目,在未來3年合共提供1萬個單位;展開三條鐵路線的詳細規劃和設計;提升“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補貼比率等。
林鄭月娥承認本港房屋問題嚴峻,亦是民怨的根源,她強調要為香港人提供適切的居所,目標是“每一個香港人不再需要為住屋問題費煞思量”。
政府會重推公屋租置計劃,涉及39條原本在計劃內的屋邨,賣剩4萬個單位,以市價約2折出售。同時為針對公屋輪候時間長,決定推出“租金津貼”;亦會大量增建過渡性房屋,包括向私人發展商借出土地建此類房屋,預期未來3年提供1萬個單位。她亦已指示房委會研究將其下工廈改建或重建為公屋,增加單位數量。
《施政報告》亦宣布,將優化“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補貼比率由現時超出400元的每月公共交通開支的4分之1(25%)提升至3分之1(33.3%),並將每月補貼金額上限由現時300元提高至400元,政府每年提供的補貼金額將由23億元增加至約31億元。
舉個例子,如果你每個月在香港公共交通上花了500元,那麼按照之前的補貼政策,你可以得到:(500-400) x 25%=25元,但按照新的政策,你可以獲得約:(500-400) x 33.3%=33元,比之前拿到多8元。
再舉個例子,如果你每月花費1700元交通費,那原來你可以獲得:(1700-400) x 25%=325元(超過上限,實際只能拿300),但現在可以獲得約:(1700 -400) x 33.3%=433元,比之前拿到多108元。
林鄭月娥指會減輕市民出行負擔,其中在明年年底通車的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海底隧道,將會豁免新隧道和青嶼幹線的收費。2021年啟用的將軍澳–藍田隧道亦會豁免新隧道和將軍澳隧道收費。
至於基建方面,政府建議興建3條港鐵新鐵路,邀請港鐵研究開展北環綫、東涌延綫和屯門南延綫。
新一份施政報告着眼於處理社會最關注的問題,稍後會再邀請社會領袖、專家、學者,更深入、獨立地檢視香港的社會矛盾和深層次問題。
來源:香港特區政府、大公文匯、思考HK、網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