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港關係極為密切與特殊。不幸的是,今年香港爆發了大規模反《逃犯條例》修訂的抗議活動,進而演變為激進的暴力破壞活動。其原由也與台灣相關,是一位香港青年在台灣犯下殺人案而引起港府要修訂《逃犯條例》。可以說,一次偶然的港人在台殺人案引發了香港政治風暴,也引發了香港台灣關係的新變局。在香港這場政治風暴中,一股暗黑邪惡勢力居心險毒地大推粵語“攬炒”一詞,同時,在台灣,在蔡英文當局及“台獨”逆流的操弄下,一群心懷不軌者也肆意炒作所謂流行諧音“芒果乾”。這兩個詞的出現及“被流行”暴露了“台獨”“港獨”勢力勾連,為一己私利毫無底線地破壞中華民族復興事業的卑劣用心。
一位長期關注香港問題的台灣記者較早報道“攬炒”一詞的出現與含義。其實,“攬炒”一詞在廣東話中也較少用,源自遊戲時知道自己會輸,找人“同歸於盡”之意。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過程中,一些激進、極端“勇武派”用作暴亂口號,在一些無良或無知媒體的渲染下成為社會熱詞。“攬炒”之意就是大家一起死,兩敗俱傷,玉石俱焚。這是一種可怕的激進社會意識與思潮。了解了這一激進、危險的社會思潮與情緒,就不難理解這次香港反修例抗議活動中出現的“勇武派”,不僅提出要“光復”和“革命”的激進政治口號,而且抗議活動呈現暴力、極端、攻擊、破壞與不妥協特性。梁文道在《所謂“攬炒”》一文寫到,“只要能讓以美國為代表的各個發達國家不再承認香港的特殊地位,並且以香港問題為由抵制中國,再加上對台灣問題的影響等一系列反應,這種自殺式攻擊就算大功告成了”。他們的目的明確,就是要破壞香港法治支柱,破壞“一國兩制”,讓香港出現大動亂,大危機,誘使駐港部隊出動,或者逼得正在深圳布防的武警過河入城,讓美西方反華勢力找到借口,以制裁香港、制裁中國,進而毀掉香港、全面遏制中國發展,就會達到“攬炒”之目的。《亞洲週刊》在一篇題為《玉石俱焚誘惑與漫長內耗》的文中指出,“攬炒”的背後是一種虛無主義世界觀,沒有道路底線,崇拜不擇手段的成功,為達目的,什麼事都可以做,因此才會有恐怖式的暴力活動。顯然,香港的反對派政黨早已忘記了“和理非”的民主和平抗議與爭取權益的理念,縱容、利用激進、極端“勇武派”,獲取政治利益。
8月17日,香港市民發起“反暴救港”大集會,有市民舉起“拒絕攬炒 齊救香港”的標語
在這次暴力抗爭活動中,還出現了一個特別的“我要攬炒”組織。8月17日,香港多所大專學生會(多為“港獨”性質組織)成員組成“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與多次在國際媒體刊登廣告的“我要攬炒”組織合作,共同舉行“英美港盟 主權在民”的“港獨”大集會。大會邀請多名“港獨”和“自決派”頭目發言,其中曾一直以“理性”示人的公民黨元老吳靄儀也毫不顧忌地扯下了虛偽的面具和遮羞布,原形畢露,當場大讚與感謝暴力衝擊活動的激進分子,盛讚他們用自己的身體與衝撞引導警察使用武力,令國際社會更關注香港,台下激進群眾則大喊“攬炒”。可見,“攬炒”不只是一種情緒與思潮,更是一種政治陰謀。他們採取激進暴力的用意就是製造動亂,誘使警察武力驅暴,製造衝突與傷亡,然後引入外部勢力,搞亂香港。
香港反修例暴力抗議活動的蔓延與發展,台灣也未能置身事外,而且深度捲入。原本在去年“九合一”選舉中因“韓流”引發綠營青年哀歎所謂“亡國感”(諧音為“芒果乾”),但並沒有引起外界關注。直到香港爆發反修例大規模政治風波後,在蔡當局的操作下,配合蔡“抗中(陸)保台”選舉主軸,“芒果乾”也很快被一些台媒炒作,進而也逐漸成為台灣社會一個熱詞。
“台獨”勢力炒作“芒果乾”情緒,實為蔡英文選舉服務。圖為台灣民眾走上街頭,抗議“台獨”與“港獨”
蔡英文當局利用香港事件大肆宣揚香港“一國兩制”失敗論,製造“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社會輿論,大打“抗中(陸)保台牌”,撈取政治資本。綠營媒體極力呼應香港反修例抗議活動,顛倒黑白,混淆是非,指鹿為馬,不斷攻擊香港特區政府,污名抗暴警察。香港反對勢力與“港獨”分子則把蔡當局與“台獨”分裂勢力作為可爭取的外部聲援對象與支持力量,相互勾結。在這種政治環境與氣氛下,“芒果乾”或“亡國感”在台灣逐步流行起來。綠營媒體的報道反映了這一真相。台灣《新新聞》一篇“憂‘韓總統’(指韓國瑜)亡國感,他們入陣綠營”的文章認為,“擔心‘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成真,擔心‘台灣會回到像課本中那樣的威權時代’,有一群台灣青年人走出網路同溫層,或參加民進黨青年部舉辦的青年入陣隊伍,或發起‘抗中(陸)保台’青年巡講團上街演說,他們以實際行動表達守護台灣‘主權’的心願”。
據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教授在《旺報》發表《統一不等於吃“芒果乾”》一文指出:“亡國感”一詞最早是在台灣年輕人社群網站Dcard出現,所謂 “反送中”抗議活動開始不久,有人網上發文,認為讓自己深有“亡國感”,然而炒作“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最後則是呼籲“2020堅定支持蔡英文”。於是“香港反修例”在台灣變為“選舉支持蔡英文”。只有這樣,台灣才不會有所謂的“亡國”。台灣《聯合報》則發表《香港加工的“芒果乾”,台灣不宜食用》社論指出:“綠營政客為了選票,炮製出病態愛‘國’觀,利用香港爭民主的血印來要脅台灣人支持其狹心統治。這種利用香港代工的芒果乾,居心險惡,台灣人民也未必埋單”。台灣學者黃年撰文更呼籲“民進黨勿挑唆香港玉石相俱焚”。
觀察這次香港對反修例概念的使用就可看出人為製造政治恐慌的政治企圖。本來香港特區政府修改《逃犯條例》,是因香港青年在台殺人案引起的罪犯移交問題,在全世界是一個普遍現象。然而,香港的反對派卻將修訂《逃犯條例》扭曲為“送中條例”,蓄意製造謠言,謊話連篇,蠱惑恐嚇港人,引起香港社會的恐懼與恐慌。可以說用特定的政治語言達到了巨大的政治動員目的。台灣社會尤其是綠營媒體則普遍採用了“反送中”概念,沒有使用正式的反《逃犯條例》,顯然是配合與迎合香港反對派。
“芒果乾”這一概念的出現,表面看是島內“台獨”勢力的一種危機感與恐懼感,實際上是一種政治操作,為蔡英文選舉製造危機感,創造利多,避免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這次台灣綠營青年的政治操作與當年台灣“太陽花學運”的操作手法相當類似。當時他們蓄意曲解兩岸簽署“服務貿易協議”,會給台灣帶來很大衝擊與災難,會讓台灣青年失業,男人找不到老婆,女人找不到丈夫。這才是台灣製造的所謂“亡國論”的源頭。果不其然,香港事件爆發以來,蔡英文的支持率持續回升,而且大幅領先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這不單是蔡英文簡單地撿到槍的問題,而是蔡英文與“台獨”勢力精心政治操作的結果。問題是,即使蔡英文獲得連任,保住了政權,卻不是台灣之福,而是台灣之禍,不會實現台灣的真正翻轉,不會讓兩岸和平與和諧,只會加劇兩岸緊張,只會加速台灣的衰退。這才是台灣問題的所在。可見,他們並不是真愛台灣,而是在真正地傷害台灣。
真切期望香港與台灣的年輕世代,不再盲信不良政棍、邪惡勢力的妖言邪說,認清事實,幡然醒悟,放大眼光,融入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之中,而不是搞亂香港,禍害台灣,走向一條背離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歪門邪道。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10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周琦、李博揚、陶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