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終止《中導條約》將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8月18日,美國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尼古拉斯島試射一枚常規陸基巡航導彈。這是美國自8月2日正式退出《中導條約》後,首次宣布試射該條約所限制的導彈。在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美國的單邊主義、保護主義和霸凌行徑嚴重衝擊國際法和國際秩序的情況下,此舉無疑將會在世界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並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北京 付為工

美國終止《中導條約》將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美俄戰略博弈終止《中導條約》
《中導條約》簽署於1987年12月8日,按照條約規定,美國和蘇聯將不得擁有射程在500到5,000千米的陸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宣布《中導條約》繼續有效,此後時至今日美俄兩國仍未裝備受《中導條約》限制的武器裝備。
美國終止《中導條約》將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1987年12月8日,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右)和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爾巴喬夫在白宮簽署《中導條約》,條約規定雙方不得擁有射程在500到5000千米的陵基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資料圖)

如今,美國以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相關規定宣布退出條約。美方一直認為,由於俄羅斯多年來一直在研發SSC—8中程導彈,這是對雙方簽訂的《中導條約》極度藐視,而且根據該條約的規定,俄羅斯軍方此舉已經是違反了《中導條約》,故此在2018年10月20日美國白宮提出將正式退出該條約。美國堅稱,俄羅斯自2008年就開始研製條約禁止擁有的可攜帶核彈頭的9M729陸基巡航導彈,並將矛頭指向伊斯坎德爾導彈。今年2月1日,美國以所謂“俄羅斯長期違反《中導條約》規定”為由,宣布將暫停履行該條約義務,並啟動為期6個月的退約程序。作為回應,俄羅斯總統普京3月4日簽署命令,暫停履行《中導條約》。這標誌著《中導條約》的終止已經進入倒計時。
經過一年多的折騰,此前美蘇簽訂的《中導條約》終於壽終正寢。美國宣稱,除非俄羅斯銷毀被美國認為違反《中導條約》的9M729陸基巡航導彈,否則美國將於8月2日退出《中導條約》,並開發自己的中程導彈以遏制俄羅斯。但俄羅斯指出,9M729陸基巡航導彈完全符合《中導條約》的規定,因此拒絕銷毀。8月2日,美國國防部發言人霍夫曼證實美國已經正式退出《中導條約》,並表示美國將以全力發展新型常規彈道導彈作為對俄羅斯的回應。美國國防部相關人士緊隨其後表示,為了具備與俄羅斯對抗的能力,將為歐洲和亞洲駐軍研發新型機動發射巡航導彈。在退出中導條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後,美國就於8月18日下午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尼古拉斯島利用MK41垂發系統發射了一枚陸基戰斧巡航導彈,命中了550公里外的目標。這款導彈在冷戰時期曾經開發使用機動式發射車發射的陸基版本,但在中導條約被禁止後只保留了海基發射和空中發射的型號。
美國以牽強的藉口單方面退出《中導條約》這一行為,銷毀了軍控領域的一份基本文件,使世界局勢嚴重複雜化,必然會削弱和破壞整個全球安全架構,包括《戰略進攻性武器條約》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針對美國執意退出《中導條約》的行為,普京已指示俄羅斯國防部、俄羅斯外交部和外國情報機構監測美國發展中短程導彈所採取的步驟。普京指出:“如果有可靠的信息表明美國已經開始開發並生產這些系統,俄羅斯將被迫全面開發類似的導彈。”俄羅斯軍事專家弗拉基米爾.耶夫謝耶夫表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將會給俄羅斯帶來巨大的軍事威脅,美國在歐洲地區部署有核彈頭,《中導條約》失效後這些核彈頭將可能從航空母艦或者戰略轟炸機轉移到中程巡航導彈中,這對俄羅斯的防空系統提出了更高的挑戰。
對於美國終止中導條約,俄羅斯方面做好了最強硬的應對。2019年俄羅斯戰略導彈試射數量大幅度提升,基本上陸基所有在役戰略導彈都發射了一遍,並且新型武器的換裝速度也大大加快,與此同時還公布了大量新研發的武器裝備系統(以地面裝甲系統為主),美國想要在戰略層面徹底奪取勝利並不輕鬆。俄羅斯副外長里亞布科夫8月5日對外表示,當前《中導條約》已經作廢,而全球發生新的軍備競賽風險將大大增加,新的軍備競賽將包含軍事以及經濟兩個主要層面。作為回應,俄羅斯還於當日試飛了一款新型無人機,表明就是要跟美國對著幹。可見,一旦美國在其他國家和地區部署中程導彈,必然會引起其他國家生產和部署中程導彈,從而引發新一輪世界軍備競賽。
終止《中導條約》意在“沛公”
中程彈道導彈有著戰略導彈難以企及的優點,可以大規模生產並裝備。此外中程彈道導彈可以核常兼備,打擊手段非常靈活。最後一點,中程彈道導彈能夠極大地壓縮攻擊時間,大大增強對手的攔截難度。《中導條約》的簽署目的旨在限制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進行核軍備競賽、通過限制載具生產和部署的方式間接控制核武器數量。美國以俄羅斯違反《中導條約》為由退出該條約,實際上是《中導條約》的存在限制了美國中程彈道導彈的發展,所以美國才想打破這一枷鎖。
美國正式退出《中導條約》,雖然這早就是計劃內的事情,不過依然引起了全球輿論的一片譁然。自從特朗普上任以來,美國已經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京都議定書、巴黎協定、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萬國郵政聯盟等十多個國際組織或國際協定,這次是特朗普的又一次“退群”操作。那麼,美國這次執意退出《中導條約》究竟對準誰呢?美國政府給出的直接理由是俄羅斯並未遵守該條約的相關規定。但是如果更加深入分析這個問題,其矛頭所指可能並非俄羅斯一家。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8月6日表示,美國退出《中導條約》,其中一個原因是中國部署有大量此類導彈。華盛頓的許多人認為《中導條約》是一項冷戰時期以歐洲為防禦重點的條約,沒有道理讓它阻止今天美國在亞洲地區實施遏制(中國)的戰略。”因此,美國國會下屬的美中經濟和安全審查委員會今年1月發布報告說,因為不受中導條約限制,中國近些年來迅速研製導彈,目的是用來打擊美國和盟軍在亞太地區的軍事力量。美國決定要退出中導條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的態度和做法。
更有俄羅斯軍事專家認為,美國這次“退群”不是針對俄羅斯的,而是針對中國的。因為這個條約的存在束縛了美國手腳,使得美國在中國周邊布置中程導彈受到了制約。一旦廢除這個條約,美國就可以放手在中國周邊完善中程導彈包圍圈,從而隨時可以對中國進行先發制人打擊。因此,美國是鐵心要退出條約,不受限制地發展條約內所禁止研發的武器。其實,早在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之前,美國就啟動了研製新型中程彈道導彈的計劃,美國國防部專門安排了研發中程彈道導彈的預算經費。
五角大樓在亞洲部署中程導彈的決定將導致俄羅斯和中國更緊密地靠攏。不過也有俄學者做出了希望莫斯科能夠置身事外的表態。俄羅斯政治分析家米哈伊爾.弗里本說:“如果你打開最有影響力的美國出版物,那麼最近他們已經徹底改變了基調:現在美式民主的主要敵人不是俄羅斯,而是擁有強大經濟實力以及對人權有特殊理解的中國。”他認為俄羅斯應該成為中美衝突的調解人並從中獲益。
美國終止《中導條約》將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美國試射陵基巡航導彈(資料圖)

終止《中導條約》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美國退出《中導條約》不僅將矛頭指向俄羅斯,而且劍指中國。美國退約可以公開和放縱地發展中遠程戰略武器,在全球挑起新一輪軍備競賽,以此藉口擴大核武器庫和在歐洲、東亞部署反導系統;同時,以簽訂新的國際協議為名,對目標國家進行戰略威懾或牽制;此舉還可以間接要求歐洲盟友提高“安全保護費”,其直接目的則是特朗普回報軍火商的支持,實現總統連任。
在《中導條約》失效的第二天,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8月3日表示,他支持儘快在亞洲地區部署美國新型導彈。美國新任國防部長馬克.埃斯珀訪問澳大利亞時明確表示,在澳大利亞北部部署陸基導彈,將“符合兩個國家的利益”。這次埃斯珀訪問亞太國家,就是為了同相關國家商討部署導彈一事。埃斯珀明確指出,“印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正在遭受威脅,美國有必要在上述地區部署導彈以維持地區平衡”。雖然沒有點名道姓,但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美國的真實意圖。雖然目前美國還沒有宣布最終的部署地點,關島應該是美國部署中程彈道導彈的理想場所。關島是美國在太平洋中的海外領地,距離東亞大陸、日本、韓國、俄羅斯遠東都在3,000公里左右,這符合中程導彈射程範圍。由此可見,美國現在的戰略部署重點已經轉移到亞太地區了。
美國終止《中導條約》將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1月23日,俄羅斯軍方在首都莫斯科附近一座展覽中心向外界公開展示9M729型巡航導彈(圖:新華社)

一直以來中國極力避免介入《中導條約》相關紛爭,但是來自美國的壓力卻越來越大。特朗普在正式退約前一天曾對記者說,也許美國和俄羅斯可能會就新的更廣泛裁軍條約進行談判,但新條約要包括中國。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一份聲明中說,美國繼續致力於一個有效的軍備控制制度,將謀求一個不再是雙邊條約的武器控制新紀元。日本外相河野太郎7月29日也稱,如果該條約失效,必須建立一個囊括美、俄、中、英、法五國的新框架。同日,蓬佩奧再稱,美俄進行了戰略對話,希中方也加入這些對話,相關協議需要包括中國。美方退約的真實目的是給自己鬆綁,卻拿中國說事,這是毫無道理的。《中導條約》是一個雙邊安全機制,本來就是美俄之間的事,沒有任何理由將中國拉入其中。需要強調的是,中國始終奉行防禦性國防政策,發展中導等能力完全出於防禦目的,無意也不會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雖然中國擁有中程彈道導彈,但這些導彈都是部署在中國陸地,沒有在國外部署一枚中程導彈,因此硬要拉中國進入《中導條約》談判是一種強詞奪理的無理要求。河野外相所謂“新框架”無助於挽救《中導條約》,反而是變相為美國的單方面退約尋找理由或者提供藉口。
一旦美國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程彈道導彈,那麼中國將面臨中程導彈包圍的現實威脅,直接打破亞太地區的戰略平衡,這是終止《中導條約》直接惡果。為此,中國必須高度警惕,同時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首先,在國際社會揭露終止《中導條約》的險惡用心。《中導條約》現在無法保證美國的戰略利益最大化!而這正是美國企圖將其廢止的真實目的和動機。其次,聯合世界上所有反對終止《中導條約》的國家,在聯合國制止美國在其他地區部署中程彈道導彈,特別是在亞太地區部署中程導彈。再次,積極發展更先進的中程導彈。積極發展陸基反艦中程導彈,牢牢掌握對海上大型移動平台打擊的主動權。同時,增強洲際導彈的規模和打擊效能,扭轉愈加失衡的亞太地區戰略平衡。此外,對美在我周邊部署中程導彈的國家和地區實施戰略威懾。如果美國在我周邊國家部署中程導彈,那麼中國有必要提醒周邊可能引入美軍中程導彈的國家,如若為美軍打擊中國本土提供基地,那麼必將遭到中國摧毀打擊的代價。最後,還要以積極的態度參與國際軍控談判機制。關於《中導條約》多邊化問題,一味規避也不是一種積極防禦的思路。如果美國硬要拉中國進入,推進《中導條約》多邊化,那麼就可以在《中導條約》多邊機制下將包括中導、反導、導彈部署和核武器等一攬子問題都列入談判內容,而不能只就某一種導彈說事。特別是在核裁軍問題上,要堅決主張全面禁止和徹底銷毀核武器,遵循“各國安全不受減損”這一國際公認的軍控基本原則。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核武器國家,在核裁軍方面負有特殊優先責任。美國應在切實履行現有條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削減核武器,為其他國家參加核裁軍談判創造條件,而不是向別國推卸責任。
美國終止《中導條約》將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資料圖)

如今,中國已經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心,中國的“硬實力”人所共知,但“軟實力”相對於“硬實力”存在較大差距,仍然需要通過各種努力才能有所提高。參與國際機制構建和國際事務談判,是增強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途徑,對此,須從戰略上給予極大關注和高度重視。美國終止《中導條約》將對中國構成現實威脅
(作者係武警特警學院教授、大校警銜)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19年11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邸倩、陶琳、李博揚、余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