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 美國在這節骨眼上打“香港牌”,意欲何為? 2019 年 11 月 20 日 11月19日,美國國會參議院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20日上午,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外交部、國務院港澳辦、香港中聯辦、外交部駐港公署及香港特區政府分別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方通過涉港法案。 美國人是真心關心香港的“民主和人權”嗎?再說,美國人有資格去關心嗎? 亂港份子揮舞美國國旗 在多個國際機構的排名中,歷年香港的自由度都高於美國。在香港風波發生前,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發表的《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中,香港已連續25年被評價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在這份報告中,美國從2014年跌出全球前10名,2018年名次更是跌到了第18位。 大家也經常在新聞中看到,美國警察是如何對待示威者的,一旦示威者作出過分舉動,美國警察會立即拔槍實彈射擊。 從此次參議院通過的法案文本中,我們依然看到“香港警察過分使用暴力”“香港示威者和平遊行”的表述,法案對已在香港街頭發生幾個月的肆意縱火、打砸商鋪、暴力襲警等嚴重犯罪視而不見,這說明了什麼? 黑衣人在“遊行”中揮舞美國國旗 首先,這充分反映了美國反華議員在人權、民主問題上的極端虛偽。對一個自由度和法治排名均高於自己的別國地區指手畫腳,對美國內處置示威活動毫不手軟,還發生警察謀殺事故,卻對香港警方極度克制的執法橫加指責,是赤裸裸的“雙標”。 其次,這種罔顧事實、黑白顛倒的說辭,也暴露了反華議員的根本目的,那就是借此再獲一張“香港牌”,以此來牽制中國發展,同時破壞香港的繁榮穩定。 最近美國就剛剛把8家中國高科技企業列入了出口管制清單。如果該法案最終簽署通過,美國又增添了制裁中國企業的一個藉口。 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副主任周鑫宇分析說,美國眾議院這次通過涉香港法案,其實和以前通過的涉疆、涉藏等法案本質上沒區別。總有一些議員需要靠打反華牌來生存,更多議員不了解也不關心香港,但“反華”在美國國會現在幾乎成了一種“政治正確”,於是很多議員也跟風投了贊成票。 其實很關鍵的一點在於,法案還威脅取消香港的“獨立關稅區”地位,從而破壞香港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地位。還要對經香港轉運的商品進行篩查,以打擊香港這個中國進出口技術和資金的重要渠道。 就這麼一個損港害港的法案,卻令香港的仇中亂港分子歡欣鼓舞。這些抱著“攬炒”心態的人,本就希望以玉石俱焚的心態、拖垮香港的代價,來實現自己對“自由民主”的幻想。 對大洋彼岸的很多美國議員來說,香港是個遙遠的存在,他們可以站在“自由民主”的高台上動動唇舌,表示廉價的“關切”。但對生活在香港土地上的市民來說,生活和工作卻是最眼前的現實。香港如果亂了、毀了,極少數亂港分子可以拍拍屁股投奔“乾爹”,但創傷的代價只能由普通市民承擔。 你看看那些“顏色革命”後的國家或地區,就會明白,美國從來不是什麼“救世主”。 來源:俠客島(宇文雷格) 編輯:李博揚 校對: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