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國慶重申「一國兩制」香港自由不容凌駕法治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隆重的慶祝大會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筆者有幸獲邀參加慶祝,感到無比興奮。


筆者十分認同習近平主席在慶祝大會上的講話,聽後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習主席指出,過去70年以來,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努力奮鬥之下,國家取得豐碩的成果,全球有目共睹。在中美貿易戰的複雜環境之下,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中國的地位。他進一步指出,在過去及未來的前進征程上,全國各族人民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平統一與「一國兩制」、互利互贏開放戰略,持續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這些話顯示國家的自信和堅持,令每一位中國人都感到驕傲。

七十國慶重申「一國兩制」香港自由不容凌駕法治

今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隆重的慶祝大會在首度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圖為北京市民在樓頂觀看國慶閱兵式飛行梯隊(圖:中新社)

國慶大會彰顯國家昌盛與社會和諧

在習主席講話之後,盛大的閱兵式和群衆遊行隨即舉行。閱兵式可分為兩部分,首先由習主席站於專車內繞場一周,檢閱列隊兵團。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位於閱兵車隊首席的習主席專車外,車牌號為VA02019及VA01949的兩部專車亦緊隨其後,VA01949的專車沒有站立任何人,據悉那空位是為七十年來為國家作出貢獻的英雄而設,讓他們一同見證國家今天的成就。

專車檢閱結束後,15個徒步方隊、32個裝備方隊及12個空中梯隊相繼出場,它們依次序走(飛)過觀禮台,場面壯觀。方隊當中不乏亮點,在徒步方隊中,院校科研方隊、文職人員方隊、維和部隊方隊在國慶大會上首次亮相;在裝備方隊中,壓軸出場的「東風-41核導彈」方隊也是首次在全球公開,俄羅斯戰略研究所專家庫爾托夫也對中國的軍備讚口不絕。

大型的群眾遊行安排在閱兵式之後,分為三個篇章,分別是「建國創業」、「改革開放」及「偉大復興」。活動中10萬群衆與70組彩車組成36個方陣和3個情境式,此安排展現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征程,令人振奮,讓人鼓舞。參與群眾遊行者都來自全國各省各族,他們不論年齡、不分你我,和諧共融的氣氛漫延在遊行隊伍的每一處角落,亦充分表現出祖國和平統一的美好願景,讓人感動不已。

香港亂局令人擔憂

筆者在觀賞大會節目後感觸良多,喜憂參半。

第一,創新與科技。作為一名科技界人員,本人欣見祖國科研技術近年來突飛猛進的發展。據悉是次閱兵展示的軍事裝備全屬國家自己研發的產品,而當中不少更是首次亮相,例如外界拭目以待的「東風-41核導彈」。先進的軍事裝備對國家發展尤其重要,正如習主席所說,它是為「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決維護世界和平」而設的。實際上,從宏觀而言,除了軍事之外,中國在世界科研水平上(包括論文、知識產權數目)排名第二,僅次於美國。另外,在其他科技方面中國也表現出色。在土木工程方面,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達5萬5千米;世界最高大橋:連接貴州及雲南的盤江大橋,其橋面離開谷底564米;世界最長大橋:南京至上海虹橋的丹昆特大橋,全長16萬5千米。在交通工程方面,中國高鐵的總里程是世界之首,長達3萬公里。這些驕人成績都是由過去20年時間裡各省各地科學家、工程師、技術人員及人民同心同德一齊努力而創造出來的。

第二,經濟、文化、體育。國家自十八大以來推出多個大型計劃,進展順利,例如「雄安新區」、「粵港澳大灣區」、「2022年北京冬季奥運會」,在群眾遊行活動中亦有展示一番,這些項目為國家的未來經濟發展注下強心針。

第三,民心所歸。國家在和平統一上的工作非常積極,而且做得很細緻。從大會幕前幕後各民族的青年人之活躍參與及喜悦之情可感受到他們對國家的熱愛與認同,這便是真正的政府與人民、人民與人民之間所向往的「民心相通」,然而近期的香港卻失去了這種感覺。

第四,「一國兩制」。習主席重要講話中重申「我們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而「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也在群眾遊行環節中有展示。這些舉措反映出國家對香港的關懷和重視,從來沒有動搖,甚至是有增無減。不過香港在近期社會暴亂的蹂躪之下,在短期內恐怕也無福消受。香港一小撮「反國反港」人士堅持「兩制」走在「一國」之前,盡顯他們對「一國兩制」的偏見。當中更有極少數的反叛份子抗拒承認國家,在他們的教唆之下,不少青年人(特別是學生)被煸動四處破壞,包括肆意使用暴力去毁壞公物、襲擊警察等,令香港社會人心惶惶。

深入思考,「反國反港」份子實際上絕對不是支持「兩制」,他們真心支持的是全面的「港制」,而從來沒有重視過香港與內地體制之間的協同。但「港制」又是甚麽呢?近期的社會暴亂顯示「反國反港」份子,以民主為名罔顧法律,暴徒刑毀、毆打等違法惡行被「天使化」(合理化),但警察執法、逮捕暴徒卻被「妖魔化」(歪理化)。如此這般,若然自由凌駕於法律,法治——香港的「軟實力」及核心價值——即會隨之崩潰,嚴重影響香港未來發展及持續競爭力。

七十國慶重申「一國兩制」香港自由不容凌駕法治

面對今天社會的亂局,香港政府急須盡早止暴制亂,尋求救港出路。圖為被「霧霾」籠罩的香港

結語

面對今天社會的亂局,香港政府急須儘早止暴制亂,與示威者坐下來,共同協商,排難拆局,尋求救港出路。然而,這只是緩衝之舉,治標不治本。筆者深信要對症下藥,長遠而言教育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不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不會在三兩年之間見效。因此,在「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框架之下,政府應該在餘下的28年徹底檢視香港教育制度。當中重要的一環是適當地修改教材,加入中國歷史及文化課程,讓香港青年人認識國家,以身為中國人為榮。

然而處於如今香港的政治氣候之下,教改絕不容易。筆者建議政府可以鼓勵有心人(例如慈善教育基金)仿效類似「英基」(English School Foundation, ESF)私人辦學團體的做法,開辦私人中國國際學校,把國教科目納入為學校中小學的必修課程。推廣成功之後,政府便可逐步把國教引入其他本地學校,全面達到學生肯定自己國人身份的效果。

者係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主任

掃描二維碼關注紫荊論壇

來稿聯繫方式:

電話:(852)2285 0002

傳真:(852)2546 4582

電郵:zijinglunta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