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知識傳媒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赤柱小鎮雖小,但在香港,一直都盛傳著「先有赤柱,再有香港」的說法,據說英國佔領軍最初侵佔香港時,即從赤柱登陸,1840年代英國人繪製的戰略地理圖上,把如今的港島就標識成「赤柱」。來赤柱,第一件事就是穿過赤柱大街去天后廟進香。


傳    說

天后「顯靈」保佑民眾

在香港,大大小小的天后廟不下百個,但唯獨赤柱天后廟有過「顯靈」的確切記載:1941年12月8日起,侵華日軍向港島發起總攻,連續17天炮火連綿。久攻不下之際,日軍戰鬥機開始了瘋狂地空投轟炸。12月26日中午,一枚炮彈落在了赤柱天后廟前的空地上,附近民眾來不及躲避,眼睜睜地看著炮彈砸在地面上的濃煙嗤嗤作響。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就在大家以為難逃一劫之際,濃煙竟漸漸散去,炮彈並未爆炸。此時,天空電閃雷鳴、風雨大作,日軍戰鬥機悻悻離去。說來也怪,日軍戰鬥機停止轟炸後,風停雨住,有人發現天后廟內的露天院落,竟然沒有半分雨水的痕跡,而天后廟門前的進香台上,煙霧裊裊,格外安詳。鎮上的長者聽聞此事,立即帶領全鎮的男女老少參拜天后神像,認為是天后娘娘顯靈,才保佑小鎮民眾逃過一劫。


傳    統

中式設計供奉各路神仙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近這座廟宇,更會發現它的厚重和靈性。琉璃綠瓦,在陽光下格外鮮亮;門額上,「天后古廟」四個金黃大字古色古香;大門兩側,一幅對聯氣勢恢宏:「天恩浩蕩沾赤柱,后德巍峩澤香江」。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天后廟是二進式的四合院設計,中間設有天井。正殿之內,「天后聖母」四個鎏金大字正懸於二龍戲珠的木刻之上,左右兩側分別掛有牌匾,上書「合境平安」「神恩庇佑」。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神龕上除了位置顯赫的天后聖母,還有觀音、關帝、黃大仙、土地、文帝、財神。過去,小鎮居民世代以捕魚為生,有海的地方就有天后廟,祈求天后娘娘保佑平安。後來,經濟發展了,除了漁業,做生意的、讀書的後生仔越來越多,所以天后廟這個「靈驗」的寶地又供奉了各路神仙。


傳    承

逾400年歷史文化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其實,天后廟內的寶貝可遠不止這些「傳說」,這座建成於明末的古廟,歷經明、清兩代,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廟內有一口清乾隆二十三年建造的銅鐘,每年除夕敲響,音色質感杳杳深邃,既像是召喚遠方的遊子,又似迎接新春的到來。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是天后誕,這一天,天后廟前會舉行聲勢浩大的慶祝活動,有人身穿清兵服,有人頭戴原居民竹笠,張開羅傘舉著「天后元君」「肅靜回避」的巡牌,極為熱鬧。而每年的端午節,天后廟對開的那片海域上會舉辦龍舟賽,規模在全港首屈一指。

-End-

熱文精選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

天后古廟保民众,百年传承佑平安


更多有趣味

有價值的資訊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