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月暴力衝擊 香港區選建制高票失利從頭再來

11月24日,備受關注的香港第六屆區議會選舉幾經周折,在眾多質疑聲中如期進行。這是在連續幾個月暴力持續升級、社會動盪不安的大環境下,進行的一場社會高度政治化、受西方勢力深度干預的選舉。

此次區議會選舉投票率高達71.2%,是香港歷史上投票人數最多的一次選舉。計票尚未結束,建制派累計得票已經遠遠超過上屆,創歷史新高。但在暴力衝擊、炙熱政治氣氛影響下,建制陣營高票失利,議席數大幅下降,失去區議會控制權。

區選前,反對派支持縱容持續多月的黑色暴亂,不少市民對現狀不滿不安。為達到“重奪區議會”的圖謀,反對派可謂無所不用其極。縱容黑色暴徒刺殺建制區選候選人;300多個建制議員辦事處被衝擊破壞;圍攻建制派議員幹事,縱火民建聯北區;建制派500多名參選人和義工被迫穿防刺服上街競選。23日選舉前夜,建制候選人的直幡遭惡意劃爛破壞,選舉義工被黑衣暴徒開車撞傷手腳,一位白髮婆婆打算進入民建聯辦事處時,竟遭一名黑衣暴徒大力掌摑。“黑色恐怖”極大影響了建制派的動員和宣傳工作,區議會選舉的安全、公平、公正受到質疑。

24日選舉當日,反對派更是花樣百出,嚴重干擾支持建制派市民的正常投票。當天上午,有兩名反對派支持者因擾亂選舉被捕;在個別選區,有工作人員被投訴濫用職權,在教人蓋章時故意用手指向反對派候選人,嚴重干擾選舉公平;還有人在網上散播謠言,指民建聯“已經夠票”;有人排完隊又排,導致很多支持建制的長者排了一個小時仍未能投票,因太累被迫放棄;甚至有人找到一群沒有投票權的年輕人排隊,拖延排隊時間,企圖逼走建制派支持者。西方敵對勢力通過種種手段,干預香港選舉,美國議會趕在選舉前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英國編造炒作領事館人員逼供嫖娼案,由西方操控的社交媒體甚至大量封殺建制陣營的賬號,對選舉造成不當影響。

雖然整體失利,有60名左右建制派參選人成功突圍當選。建制派領袖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戰勝資深激進反對派梁國雄,再次連任。有分析指出,建制陣營整體得票率超過40%,在高度政治化選舉中,建制派與“泛民”得票“四六比”的基本盤未發生偏移。

建制陣營表示,此次修例事件,反對派製造了太多謠言,太多欺騙,綁架民意,直至選舉日,全程仍在造謠。但即便如此,我們仍尊重民意,尊重結果,反省自身,從頭再來,會努力贏得信任,贏得支持,贏得為民服務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