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實驗室被盜!137公升毒液險入水塘

59支危險化學液體被收藏在城門水塘附近山坡,警員小心翼翼從山坡檢走危險品
12月5日,警方聯同消防處人員在荃灣城門水塘附近山坡,檢獲59支共約137公升的危險化學液體,當中包括“濃硝酸”及“濃硫酸”,警方指不排除部分危險品是早前在中大實驗室被盜。事實上,城大及理大上月亦曾遭暴徒破壞搜掠,不排除已有危險品流入。
警方毒品調查科行動組總督察譚子偉表示,12月5日接獲線報,派出約30名機動部隊、10多名毒品調查科及鑑證科人員,聯同消防員到達城門水塘一帶進行搜查,於一處山坡發現大量危險化學物品。由於擔心會發生爆炸,警方隨即封鎖現場。
危險化學品可製汽油彈、鏹水彈
警方現場共有59支危險化學物品,共約137公升,種類有20多種。
警方表示,這批危險品具腐蝕性,不排除不法之徒將危險化學品用以製作汽油彈、燃燒彈及鏹水彈等。由於該批危險化學品被收藏在公眾人士輕易接觸到的位置,只由草叢和枯草掩蓋,沒有用紙箱包裝,因此警方為安全起見,通知水務署派員跟進調查是否有化學品流入水塘。
警方強調,危險化學品有腐蝕性,不法之徒將該批危險品放在公眾地方是極不負責任的行為,行山人士一旦接觸,後果不堪設想。
據悉,該批獲檢危險品包括濃硝酸、濃硫酸及乙腈等,被發現位置不遠就是水塘,不排除有人已將部分化學品傾倒入水塘。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其Facebook專頁貼文,指城市恐怖分子的手段之一,是在水塘和供水系統下手,以製造恐慌,令社會不穩。他表示,警方和全社會必須高度警惕,提高警覺,嚴拿狂徒。


暴徒上月中佔據中大,大肆破壞後撤離校園,警方進入中大搜索,發現中大的實驗室遭破壞,大批化學品被偷走,包括濃硫酸及濃硝酸。顯而易見,暴徒企圖以危險化學品污染水塘,製造社會恐慌,炮製生態災難!
Nitric acid(濃硝酸)
不論濃稀都有氧化性和腐蝕性,非常危險,濺到皮膚會引起嚴重燒傷。皮膚接觸硝酸後會慢慢變黃,最後變黃的表皮會起皮脫落。
Sulfuric Acid(濃硫酸)
被稱為化學工業之母,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的強礦物酸,一般為透明至微黃色,也可能被染成暗褐色以提高警惕性,任何濃度下都能與水混溶且放熱。
Hexane(己烷)
常用的非極性具汽油味的有機溶劑,會通過呼吸道、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長期接觸可導致頭痛、頭暈、乏力、四肢麻木等慢性中毒症狀,嚴重可致暈倒、神志喪失甚至死亡。
Acetonitrile
(乙腈,又稱氰基甲烷)
易燃,可代謝成為氰化氫及硫氰酸。乙腈是無色、有類似麥芽香味的液體,燃燒時伴有明亮的火焰。與水、甲醇、四氯化碳、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二氯乙烷及許多非飽和烴類溶劑互溶,具毒性。
Phosphorus pentoxide
(五氧化二磷)
與水的反應劇烈,遇上水含物質如木材或棉花會釋放大量熱能,甚至引起火災。對金屬有腐蝕性。低濃度下仍可令眼睛、皮膚、黏膜和呼吸道嚴重燒傷。
來源:大公報
編輯:李博揚
校對: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