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導讀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1月14日下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聯同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就民生政策措施舉行記者會。林鄭月娥表示,共推出10項措施,相關開支約為100億港元經常開支,預計逾百萬人受惠。希望新措施能著力基層,解決基層市民的生活困難,希望基層勞工有更好保障,以及關顧長者。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1
兩項長者生活津貼合而為一
特區政府建議把普通長者生活津貼和高額長者生活津貼合而為一,每月津貼金額劃一為高額津貼的3585港元,同時大幅提升劃一後的資產上限至50萬港元。

林鄭月娥表示,現時約5萬名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可在建議落實後每月額外領取910港元;擁有資產不多於50萬港元的長者都可領取每月3585港元的長者生活津貼。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2
“兩元乘車優惠”放寬至60歲以上長者

俗稱“兩元乘車優惠”的“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自2012年推出以來,深受長者歡迎,特區政府建議將計劃的年齡資格,由現時65歲下調至60歲,約60萬名60至64歲銀齡人士將可受惠。

特區政府稍後亦會研究向所有計劃下合資格的銀齡人士/長者發出個人化八達通卡,兼備社會福利署“長者卡”功能,實行“一卡多用途”。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3
為低收入人士代供強積金

特區政府將為獲豁免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供款的低收入僱員和自僱人士代供5%的強積金,目前約20萬名月入少於7100港元人士將可受惠,當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於2024年推出“積金易”(eMPF)中央電子平台後將可實行。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4
逐步增加法定假期由12天增至17天

現時《僱傭條例》下的法定假日規定為每年12天,然而《公眾假期條例》下的公眾假期則為17天。為提升基層勞工的就業質素,讓僱員享有一致的假期福利,處理社會上長期認為不公平的做法,特區政府將邀請勞工顧問委員會商討逐步提高法定假期日數,使其與公眾假期日數看齊的方案,估計過百萬僱員可受惠。特區政府會在過程中促成和配合。

林鄭月娥表示,逐步落實建議有助企業承擔所涉及的額外開支和在運作上作出適應。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5
改善政府外判服務員工待遇

林鄭月娥在2018年《施政報告》公布就招標的政府服務合約(如清潔服務)實施改善措施,加強保障非技術員工的待遇和權益,以及在招標中增加工資水平占評分比重,避免“價低者得”。她說,新政策在改善員工薪酬方面成效顯著,特區政府勞工及福利局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成效檢討,並考慮進一步改善的措施。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6
為非公屋、非綜援低收入住戶提供現金津貼

特區政府會以試行方式,為輪候公屋超過3年,並符合資格的一般申請住戶提供現金津貼,直至其獲得首次編派公屋為止,預算約91900個輪候公屋超過3年的一般申請住戶會受惠。

釐定現金津貼額會參考綜援租金津貼上限的一半,預計可於明年下半年推出試行計劃,在實施3年後作出檢討。
林鄭月娥說,在公屋供應未到位前,提供現金津貼可紓緩基層巿民因長期租住私樓的生活壓力。對沒有申請公屋或輪候公屋未滿三年的非綜援低收入住戶,特區政府會額外訂定一套較寬松的在職家庭津貼計劃(職津)住戶入息上限水平,讓他們可申領較高額職津,預計可於明年下半年推行措施,約9000住戶可受惠。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7
研究推行“劏房”租務管制

林鄭月娥說,目前公營房屋供應不足,估計約86500個住戶要長時間居住在“劏房”,並承擔沉重租金和其他不利的租務安排。有意見認為,在欠缺適當租務管制下,任何由政府為住戶提供的援助,例如現金津貼,水、電費補貼,都難以令目標住戶受惠。特區政府運輸及房屋局會成立工作小組,研究針對“劏房”推行租務管制的可行方案。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8
進一步增加過渡性房屋

林鄭月娥說,她在2019年《施政報告》承諾在未來三年提供10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經民、商、官合作,已覓得土地達致原先的目標,因此希望再接再厲,提升三年目標至15000個單位,其中2000個將建於多幅目前未有確定發展時間表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9
為失業人士提供有時限現金津貼

因應經濟和就業情況轉差,在今年4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間,失業1個月以上,而在今年4月之前曾領取職津或各項學生資助計劃的人士,可就該月份申領現金津貼,最多3個月。關愛基金專責小組將負責擬訂計劃細節,預計最快可於今年10月起發放現金津貼。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10
為就業不足人士提供有時限現金津貼

現時符合工時、入息及資產資格的申請人士,可申領職津。

林鄭月娥說,針對開工不足的情況,特區政府建議由今年4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12個月內,曾領取職津人士只須符合較少的每月總工時時數,仍可申請相關月份現金津貼,最多3個月。關愛基金專責小組將負責擬定計劃細節,預計最快可於今年10月起實施。

林鄭月娥說上述“著力基層”的措施符合她在2017年《施政報告》提出扶貧助弱、建設關愛共融社會的宗旨,和有智慧地“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理財哲學。她亦指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正就2020至2021年《財政預算案》咨詢各界,並將提出“撐企業、保就業、振經濟、紓民困”的措施,進一步回應社會的需要。

香港特區政府百億港元推10項惠民新措施 逾百萬人受惠

綜合整理:特區政府新聞公報、橙新聞等

編輯:邸倩
校對: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