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惠珠:推動香港發展的動力是強大的祖國的生命力

2019年12月9日,由紫荊雜誌社、天大研究院、香港新活力青年智庫共同主辦的第四屆“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討會在香港舉行。本屆研討會旨在探討香港回歸祖國22年來基本法的落實情況,解讀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及展望新形勢下香港“一國兩制”實踐的新動力、新方向。現將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譚惠珠在研討會上的發言全文整理刊發如下,以饗讀者。
|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
譚惠珠

譚惠珠:推動香港發展的動力是強大的祖國的生命力

譚惠珠:推動香港發展的動力是強大的祖國的生命力
譚惠珠在第四屆”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討會上致辭(本刊記者 梅肯 攝)

我在1982年至1984年的時候,見證了《中英聯合聲明》的討論和簽訂,參與了香港基本法的草擬工作,經歷了香港順利過渡、特區政府成立的一個歷程。對於香港這個家感情深厚。今天我看到香港處在“修昔底德陷阱”和“顏色革命”的風暴中,黑色暴力把香港“攬炒”(即同歸於盡――編者註)到烽煙四起,市民生活和前景不穩,當然非常疼惜!但我也見證了在中英談判中香港人對前景的憂慮和不安,最終仍安然渡過。因此,我對香港的前途仍然是信心十足。作為香港回歸歷程和回歸之後發展的見證人,作為一個香港人,我談談對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感受。

推動香港發展的動力
是強大的祖國的生命力

推動香港發展的動力是強大的祖國的生命力,這一點不會改變。五天前,香港舉行了“國家憲法日”座談會,大家談到憲法對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作用。我想指出,國家的新思想每一次入憲,都推動了國家的發展,也幫助了香港的發展。因為它帶動了中國制度的改革和經濟的開放,帶動了經濟高速度發展。2004年修憲,中國的經濟突飛猛進,每年都有9.5%的增加。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推動中共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國成功地應對了2008年金融風暴的衝擊,保持7%以上的經濟增長,科學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和明顯進步。中國的商品出口向高科技、重型機械、武器和裝備、高級智慧化手機和互聯網的方向發展。中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工業國家200多年才能夠走完的路程,還為世界經濟復蘇、第三世界多元化經濟的發展、擺脫貧窮等問題,提供了解決的現實經驗和發展的模式。中國推動世界復蘇貢獻率達到30%。各項民意調查表明,中國願意為世界解決經濟發展問題,解決氣候變暖問題,解決地區熱點問題,在這些領域所作出的貢獻是世界第一位。中國的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中國的對外貿易額世界第一,中國的經濟體積現在已躍居為世界第二位。每一次中央的路線入憲,香港的經濟發展都可以上一個台階,香港的就業機會都可以達到新的高度。中國克服沙士(SARS)傳染症的果斷行動,抗擊亞洲金融風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戰勝2008年金融海嘯所帶來的衝擊,中國制定“一帶一路”戰略,每一次都給香港帶來優惠和提供香港渡過難關的具體措施。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挑戰和機遇,中國又提出了優惠香港投資者、專業人士北上發展事業的各種政策和措施。2008年以後,特別是中共十八大以後,中國施政的速度和效率大大提高,中國的轉型升級加快了速度。中國大膽地將互聯網運用到發展經濟、商業、改善人民生活等方面。現在中國的移動支付、火車的物流管理系統、網上購物和經商系統、共享經濟系統發達,成為了全球最擅長利用IT人工智能的國家。

譚惠珠:推動香港發展的動力是強大的祖國的生命力
第四屆“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全體起立,齊聲高唱國歌(本刊記者 梅肯 攝)

新思想入憲,確定了中國保障知識產權和各種專利制度,確定了新發明新創造可以得到法律的保障,讓發明者可以在金錢收入和名譽建立方面得到有保障的巨大回報,這將調動中國人發明創造的積極性。科技發展體制的創新,得到了憲法的保障。在中國的發展裡面,祖國從來沒有忘記香港,安排了內地基金“過河”,資助香港的科研一同走上創新之路。祖國內地和香港在迎接5G時代的來臨。今天《星島日報》有一個報道說,雖然我們有兩個大學已經被打得破破爛爛了,但是國家對於科技方面的支持沒有改變。很明顯,儘管香港發生恐怖暴力活動,國家還是堅定地按原來的政策支持香港。

香港發展的動力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還有祖國堅定的支持。雖然目前我們都受到外力強力的打擊,但只要國家堅持改革開放,堅持“一帶一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生存和發展的動力仍然存在。

譚惠珠:推動香港發展的動力是強大的祖國的生命力
香港維多利亞港

止暴制亂之後,

香港仍實行“一國兩制”

止暴制亂之後,香港仍實行“一國兩制”。我聽過一個說法,就是現在在街上示威抗議的年輕人,他們說是為了下一代爭取民主自由,所以犧牲也是有必要的。有人告訴我,他們擔心到2047年就不會有“一國兩制”,變成“一國一制”,假如今天他們不站出來爭取的話,那麼香港將會被內地的制度所控制。我認為這是個100%的謊言。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是國家的一項重要制度。它不會因為這一次的恐怖暴力活動而“因噎廢食”。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指出,要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制度體系,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實行管治,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絕不容忍任何挑戰“一國兩制”底線的行為,絕不容忍任何分裂國家、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堅決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和進行分裂、顛覆、滲透、破壞活動,確保香港長治久安。

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又指出,香港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解決深層次矛盾的問題,這些中央都支持。

這已經是非常明顯的信息,只要香港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的利益,在“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下,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一定會繼續,基本法中保障人權自由的條例不變,行政長官可以在全國人大“8.31”決定框架下普選產生,並且日後可以調改,這個情況也不會變。在此我提醒一下,這一次反對派提出的所謂“五大訴求”裡面,第五個就是爭取行政長官的普選。我有提醒那些年輕人,本來2017年我們已經可以普選行政長官了,但是反對派不支持,使我們錯失了開步走的機會。

那是反對派的錯,而不是基本法的錯。你總要開步走,往後才可以走得更快,路走得更廣,不開步永遠去不了目的地。爭取一個更開明、民主的社會,本身沒有什么問題,但用暴力“私了”(即實行私刑――編者註)不同意見、用“攬炒”拉攏外力干預的手段,衝擊了香港的經濟。對於香港來講,我們所有的市民為這些人的罪行買單,這是最大的不公義。這些行為不會改變中國的和平崛起,不會改變中國人迎難而上的勇氣,也不會改變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初心。所以止暴制亂之後,我非常相信,中央也多次講了,香港仍然是走“一國兩制”的路。

恢復建設,重拾發展,

是香港最大的福祉

止暴制亂後,恢復建設,重拾發展,是香港最大的福祉。今天收到一條Whatsapp信息,它提醒了我們,過去的25年香港被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人均收入排在第11位。我們在人權自由方面排在第3位,但是現在排世界第17位、人權自由遠低於我們的美國在監察我們,在制裁我們。半年之前,我們是個欣欣向榮的國際城市,自由、法治、治安等指標在亞洲乃至世界都位居前列。香港人不擔心穿什么顏色的衣服,不擔心在外面吃飯會不會忽然被人襲擊,住在家裡面不用擔心街上烽煙四起,或者有人拍門要錢,走在路上不怕有人收買路錢,或者堵車堵路,在學校學習不怕被迫罷課,或學校被轉做“軍火庫”,炸成了廢墟,開門做生意不會被亂“裝修”(即打砸――編者註)。現在是人心不穩,前路不明,有人開始移民,有人希望台灣和英國收留,給他們居留權。但是最終絕大部分的香港人都會繼續留在香港,明確地止暴制亂之後,回歸建設,重拾發展,這才是香港最大的福祉。

因此,我們要有正向的思維。在香港,和平繁榮的時代太久了,我們習以為常,沒有居安思危、憂患意識,沒有好好地解決被多方強調的深層次問題,沒有重視抓緊解決教育問題,忽略了國民教育的重要性,也忽略了市民的不滿、青年人的理想。我剛剛說到我們是在“修昔底德陷阱”和“顏色革命”的完美風暴裡,我們一直忽略社交媒體和網絡信息的破壞力。只有出台法律,管治社交媒體和網絡信息,並以此作為一個抓手,才能使得我們的社會不受那些有害的網上信息的影響。

特區政府昨天已經重申,因“修例風波”反映出香港的社會矛盾和紛爭,應積極面對。特區政府已經吸取教訓,並虛心聆聽,接受批評,希望各界共同努力,儘快恢復社會秩序,讓香港可以繼續向前。古人講,“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香港不是一個永遠不能夠替代的城市,拋棄暴力,回歸建設是唯一有前途的出路。

與祖國融合,共同發展,

是香港人最好的機遇和前途

與祖國融合,共同發展,是香港人最好的機遇和前途。目前,香港教育、專業、商業、傳媒、人際關係“泛政治化”,抗拒內地同胞和內地發展的思維,也是“泛政治化”的一種表現。2019年是香港沙士的政治版,它使整個社會生病了。香港的問題,要香港人自己同心協力去解決。無論你投票選哪一派的候選人,無論你是教師、律師、會計師,還是護士、醫生,都要互相尊重不同的意見,對來自不同地方的客人要文明相待,不要被“泛政治化”的病毒影響。我們需要有一個“和而不同”的態度,才能夠活得舒適。青年人的前途,香港的發展,已經脫離不了祖國的發展,所以我一開始就講到新思想入憲帶動香港發展這個歷史。香港沒有天然的資源,一向只靠一個穩定、和諧、自由、法治的社會和作為中國門戶的地利,吸引人流、物流、資金流和內地與國際的人才。最近內地的尖子學生和研究生被逼走了,本地生想認真學習也受到騷擾,外聘的醫生不來了。大家想一下,如果香港沒有人才,還有什么支撐我們的發展?如果香港沒有法治,還有什么吸引人才的條件?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不如我們現在就下決心,了解這個人口超過七千萬,也是中國最有活力之一的大灣區,加入它的發展大軍吧!
十九屆四中全會的決定表明,國家要堅定地改革開放,香港要繼續按憲法和基本法實行“一國兩制”,穩定發展的決心。“一國兩制”是個史無前例的創舉,我們不會因為遇到困難而改變初心,這也更加證明了“一國兩制”強韌的生命力!譚惠珠:推動香港發展的動力是強大的祖國的生命力
(本文根據作者在第四屆“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研討會上的演講記錄整理,
標題為編者所加,
文章未經本人審閱)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1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余婧、李博揚、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