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年說鼠: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知識傳媒



今年是鼠年,我給小朋友們說說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一隻是《詩經·碩鼠》中的老鼠,到現在還活著;一隻是秦始皇時期丞相李斯的老鼠,李斯因為牠,最後變成了丞相;還有一隻是漢武帝時期酷吏張湯的老鼠,張湯因爲牠,最後變成了酷吏,現在被尊稱爲法律界的祖師爺。


所以,你看老鼠厲害不厲害?







第一首 「老鼠詩歌」









鼠年說鼠: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詩經》中的《碩鼠》可以稱得上是中國第一首「老鼠詩歌」了。裡面的主角是一隻大老鼠。詩人這樣詠歎道: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女,莫我肯顧。逝將去女,適彼樂土。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碩鼠碩鼠,無食我麥!三歲貫女,莫我肯德。逝將去女,適彼樂國。樂國樂國,爰得我直!

碩鼠碩鼠,無食我苗!三歲貫女,莫我肯勞。逝將去女,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


如果翻譯成白話文,意思就是: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許吃我種的黍!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對我不照顧。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土有幸福。那樂土啊那樂土,才是我的好去處!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許吃我種的麥!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對我不優待。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國有仁愛。那樂國啊那樂國,才是我的好所在!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許吃我種的苗!多年辛勤伺候你,你却對我不慰勞!發誓定要擺脫你,去那樂郊有歡笑。那樂郊啊那樂郊,誰還悲嘆長呼號!


其中,黍和麥都是農耕時代最重要的糧食作物,而大老鼠却把這些吃得乾乾淨淨,辛辛苦苦種地的人則甚麽都得不到。其實,這是用了比喻的手法。


《毛詩序》是《詩經》的序言,在解釋《碩鼠》時,說以大老鼠是諷刺君主,橫征暴斂,蠶食於民。朱熹在《詩序辨說》裡認為,未必直以碩鼠比其君也,是托於碩鼠以刺其有司。但不管如何,大老鼠指的是剝削者。那麼,只要有剝削者存在,《詩經》中的老鼠就還活著,不是嗎?















第一篇 「老鼠哲學」









鼠年說鼠: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秦朝的李斯,少年時家境貧寒,成人後,因辦事幹練,被人舉薦爲看管糧倉的小吏。有一次,李斯來到厠所,看到這裡的老鼠,吃的是肮髒的糞便,一見到人和狗的蹤影就嚇得四散逃奔;後來他在糧倉,却看到這裡的老鼠吃的是堆積如山的穀粟,見到人來,也大搖大擺的,毫不害怕。

李斯感歎良久: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像這兩種老鼠,在於能不能給自己找到一個好的平台。廁所裡的老鼠,惶惶不可終日;而糧倉裡的老鼠,却安逸自在。這就是李斯著名的「老鼠哲學」。李斯因為頓悟了「老鼠哲學」,發憤圖強,拼搏進取,最終成為秦始皇手下的丞相。

李斯拜相之後,反對分封制度,堅持郡縣制 ;主張「焚書坑儒」,禁止私學,加强思想統治;參與制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他的政治主張,對中國乃至世界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專制的基本格局。















第一則 「老鼠法律」









鼠年說鼠: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張湯

漢代的張湯幼時貪玩。有一次,他的父親出外,叫小張湯看家。回來卻發現家中的肉被偷吃,父親以為是兒子幹的,大發雷霆,鞭笞了他。

小張湯無辜挨打,非常氣憤,認定是老鼠幹的壞事,於是掘地三尺,不僅抓住老鼠,還找到吃剩下的肉,便立案審訊老鼠,且給老鼠寫了「判决書」,「傳爰書,訊鞫論報」,文辭如老獄吏一樣老練,然後用酷刑處決老鼠。

張湯的父親大為驚訝,深感這個孩子實在不一般。在父親死後,張湯繼承父職,爲長安吏,後來還受到漢武帝器重。他和趙禹編定《越宮律》、《朝律》和「見知故縱」等法律,還參與了幣制改革、鹽鐵官營、算緡、告緡等事務,當時有「天下事皆湯」的說法,權勢一時威震朝野。

但是,由於張湯在執行法律的時候過於嚴酷,甚至發明「腹誹罪」,即嘴裡不說,但心裡不滿也有罪,被公認為「酷吏」。後來有人誣陷張湯和商人田信暗地來往,謀取暴利,張湯被迫自殺。在他死後,抄沒的財産只五百金,大多來自俸祿和賞賜,下葬時只有一口薄棺。漢武帝痛悔不已,下令處死誣告者。















鼠年說鼠: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綜合這三隻老鼠,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一個共同點?——因果。


第一首「老鼠詩歌」:剝削者因為太過殘暴,而被寫入詩歌,遺臭萬年。

第一篇「老鼠哲學」:李斯用不同老鼠的境遇鞭策自己,終於位極人臣。遺憾的是在秦始皇死後,他爲了保住自己「穀倉老鼠」的地位,不惜勾結太監趙高,僞造遺詔,迫令公子扶蘇自殺,擁立胡亥爲二世皇帝,後爲趙高所忌,在秦二世二年(前208年),父子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連廁所的老鼠也比不上了。

第一則「老鼠法律」:張湯判斷出作案者爲老鼠,抓住並審判老鼠,都體現出他非同一般的才智,然而他用酷刑處死老鼠,可見已有了後來成為「酷吏」的「根基。」他最早是被冤枉偷吃了肉,最終是被冤枉謀求了暴利,這看起來似乎是輪迴,甚至老鼠「報仇」,實際上,這和性格有一定關係。他後來掌握了巨大的權力,又輔助漢武帝進行改革,難免觸動別人的利益,才會遭人暗算。而為人清正者往往過於剛直,不太容易與人相處,也不太會保護自己,張湯無以自明,只好自殺明志。


但願這三隻老鼠背後的故事,也給同學們為人處事一點啟發。















鼠年說鼠: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本文刊載於《知識》雜誌第111期,作者張惠。







-End-











熱文 精選






鼠年說鼠: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

鼠年說鼠: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三隻老鼠

☝️點擊圖片即可跳轉










更多有趣味

有價值的資訊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