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 迎難而上,無私付出!醫護人員同心抗疫保香港平安 2020 年 2 月 23 日 新冠肺炎來勢兇猛、變化快速,香港和內地一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截至目前,全國累計確診77,041例個案,香港確診個案達74例。 2003年SARS一役,香港痛失了多名偉大無私的醫護人員,香港醫護人員的專業操守和大愛精神至今仍為人稱道。17年後的2020年,一眾香港公立的前線醫護仍然挺起胸膛,為保衞香港人的健康站在抗疫的最前線。 面對巨大的抗疫壓力和少數黑醫護的“罷工”醜行,香港一線醫護人員頂住壓力、迎難而上,以專業精神堅守崗位、以無私付出守護港人健康,贏得香港市民的尊敬和讚譽。 身先士卒 資深醫生自告奮勇“上戰場” 面對巨大的抗疫壓力,醫護人員即使面對生命危險,仍然秉持專業精神,堅守崗位,成為香港抗擊疫情的中堅力量。全港公立醫院的醫護人員約7.9萬,其中直接護理病人的前線人員約5.7萬。儘管遇到部分黑醫護“罷工”,但大多數醫護人員仍堅守崗位。目前,香港確診新冠肺炎患者全部被安排在8間公立醫院,每間醫院都設有一隊“Dirty Team”,專門負責照顧確診或懷疑個案。 2月10日,香港東區醫院醫護人員在忙碌工作。(來源:中新社) 疫情嚴竣,在感染控制大前提下,醫院會安排醫護人員專門負責進入隔離病房照顧病人,威爾斯親王醫院“Dirty Team”的八名醫護人員全部都是自告奮勇加入隔離病房,在他們的心目中治療病人凌駕一切。資深醫生先“上戰場”,儘快掌握到如何抗疫後,再讓年輕醫生加入。 2月10日,香港東區醫院的醫護人員在急診室工作。(來源:中新社) 坊間會形容進入隔離病房工作的團體為“Dirty Team”,但威爾斯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部門主管周啟明醫生並不認同這種說法,他講說:“自己及同事都不喜歡這個名稱,因為進入這個地方的同事並不‘dirty’(污穢),反而是非常偉大。我們亦不認同用污穢來形容病人。” 年輕醫生亦自願進入高危區域 自告奮勇進入高危區域的還包括一班年輕醫生,威爾斯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醫生吳家晴醫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說:“有些同事家中有年幼的小朋友,如果他們真的要進入隔離病房工作,對他們的家人以至他們自己都會形成壓力。我暫時沒有家室,即使隔離也會方便一些。” 要戰勝疫情關鍵在於團隊精神,每一個崗位都同樣重要,每一位站在前線的醫護如果每人都走前一步,便能事半功倍。保護裝備對前線醫護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物資,但受到物流供應鏈影響,醫院須格外珍惜資源。周啟明醫生表示:“對於同事的大愛我感到非常感動,不想在資源緊絀的情況下讓更多同事到隔離病房照顧病人,同事主動兼顧抽血、打針、打豆以至送餐,在艱難的環境善用資源。” 退休醫護、義工隊再上前線 部分黑醫護發起“罷工”之後,為填補公立醫院的人手空缺,關鍵時刻,有1600人參與了由“香港政研會”組織的“香港逆行者”義工隊,希望可以協助醫管局減輕醫護壓力;“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醫護誠信同行”也在網上招募私家醫生到公立醫院提供協助。 不少退休的醫護人員挺身再上戰場協助前線:已退休七年的陳護士、退休護士麥小姐和非典時便身處深切治療部的護士導師朱小姐重披白衣“出山”抗疫,自願到深切治療部工作。他們有豐富的實戰經驗,對穩定軍心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藥劑師嚴格把關貢獻良多 站在抗疫最前線的除了醫生及護士外,一班前線的藥劑師亦貢獻良多。為了能集中資源對抗疫情,醫管局在1月中旬開始縮減部分非緊急服務。很多病人,特別是患有長期病患的覆診病人的藥物可能已經服用完,因此醫管局作出了人性化的安排,病人即使未能如期覆診,也可以憑覆診紙親身或由家人朋友協助到醫院藥劑部配藥,以維持藥物治療。 藥劑師崔俊明指出:“作為藥劑師,我們明白到藥療服務在病人護理中的重要性,因為在病房留醫的病人需要藥物治療,到專科門診覆診的病人亦需要藥劑師為他們解決藥物上的問題。根據過往的經驗,在藥物不足的情況下病人可能會停止服藥,又或者隔日服藥,有關做法造成極大風險,有可能會令病情惡化,甚至因此而需要入院。” 藥劑部亦必須維持服務,支援在前線支撐着抗疫工作的醫護人員。門診服務受影響,藥劑部作為最後一道防線必須為病人的健康把關。疫情期間,瑪麗醫院專科門診藥劑部每天都有過百病人因專科門診預約延期而回來配發藥物,藥劑師需要為每位病人核實處方。如當中病人曾經入院或因病情轉變,藥劑師需與醫生重新制定新的藥物治療方案。 一份小小的藥物 凝聚著多方的配合和努力 有香港病人因滯留武漢而未能覆診取藥,而且出現藥物短缺的困境。藥劑部接到這些個案,便立刻覆核病人的所有藥物記錄,將此交給醫生開處方,並為他們特快配發藥物,交由衛生署同事運送到武漢。不同醫護專業互相合作,一呼百應,務求盡快把藥物送到身處武漢的病人手中。一份小小的藥物,包含了不同醫療專業和政府部門的配合和努力。 藥劑師賴愛倫說:“還記得有一天,在電視報道滯留在日本‘鑽石公主’號郵輪的港人擔心所服藥物不足夠,翌日,瑪麗醫院藥劑部被指定負責配發有關藥物給郵輪上的所有香港病人。因時間緊迫及要趕上航班,雖然臨近午饍時間,但所有藥劑師和配藥員主動留下為香港病人覆核後配藥。所有同事均為能夠幫到在海外的香港市民感到開心。” 瑪麗醫院藥劑師加班加點為“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的港人覆核配藥,由香港入境事務處工作人員送往日本(圖:香港醫院管理局) 醫護工作者的天職是救死扶傷,然而,反對派主導的“醫管局員工陣線”卻在香港危急時刻煽動“罷工”,為滿足一己政治私慾,不顧病人安危,干擾了香港抗疫大局,是極端不負責任的做法。 雖然幾個跳梁小丑操弄政治、要挾政府搞的所謂“罷工”鬧劇僅短短幾天,但他們的醜陋行為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給香港醫護界嚴重抹黑。疫情出現,正是考驗人的時候。香港絕大多數醫護人員都有專業操守和大愛精神,敢於捨己救人。 防疫抗疫是全體香港市民的共同責任,大家只有各司其職,在自已的崗位上做好本分,才能戰勝疫情。(香港醫院管理局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刊記者:連振海、李博揚、趙珊 分享文章,為抗擊疫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