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深圳醫院研發DIY自製口罩,發現用面紙加廚房紙製成的口罩,外加透明文件袋製成的膠片面罩,其防護功效達外科口罩九成以上,成本只需約2元,外層膠片面罩清洗後,更可多次使用。

口罩供不應求,在“一罩難求”情況下,有不少巿民將口罩消毒重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消委會及科學園等成立的工作小組通過實驗證明,任何方法消毒都會破壞口罩結構,重申口罩不適宜重用。

港大深圳醫學院、消委會、科技園等合作成立工作小組,參考外科口罩的三重設計功能(外層防水、中層過濾、內層吸水),設計出以兩張廚房紙作中層,一張質地較柔軟、易吸水的盒裝或袋裝三層或四層面紙作內層的自製口罩。

2.使用兩張不同品牌的廚房紙 或將兩張廚房紙(如同一品牌)以90度重疊 ,目的是要儘量避免位置重疊從而減少壓花位纖維之間的空間,其作用如口罩的過濾層

3.蓋上1張袋裝厚紙巾作口罩底層,其作用如口罩內部的吸水層

4.疊好的廚房紙及面紙巾,剪開兩份,再用闊度約2吋的膠紙將各份的邊緣對摺粘好


6.在口罩表面鼻樑位加包膠鐵線,如無鐵線,可用眼鏡固定鼻樑位置 注意:避免用沒有包膠的鐵線,以免鐵線外露,刮傷眼或臉

7.穿上4條橡皮圈/繩,調整長度 (確保口罩貼面,不宜太鬆或太緊)

8.再將透明膠文件套剪開成兩張膠片作用:如口罩的防水層

*如沒有膠紙,可用釘書機,但緊記釘書釘平滑面向底貼面,避免刮傷手或面

9.如戴眼鏡者,可用夾子將膠片夾於眼鏡鼻樑、及左右兩邊位置,盡量防止飛沬滲入;如沒有戴眼鏡者,可以用釘窿機在膠片左右上角釘窿,然後穿上橡皮圈/繩,然後將膠片貼在額頭位(有窿一方在上方),然後將左右兩邊的橡皮圈/繩往後打結,以固定膠片位置

在螢光劑模擬咳嗽測試中,面罩能有效阻擋大量飛沫。透明膠片成本只需約2元,且可以清洗後多次使用。

工作小組建議,市民在欠缺外科口罩而須自製的情況下,可考慮以上物料及設計作為防護。經清潔消毒後,可多次使用,而一次性自製口罩的製作成本只约2港元。
不過小組提醒,使用自製口罩時,面紙巾面是貼向口鼻,廚房紙面是向外;戴上一、兩小時後口罩內的紙巾或已濕潤,應馬上更換;切勿重複使用自製口罩。如防護膠片明顯受污染、有污垢或破裂,小組亦不建議重用。
如果市民需要前往醫院、診所等染病高危地點,或已出現上呼吸道病徵,應盡可能佩戴合規格的外科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