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領銜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

鍾南山領銜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

由國家衞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領銜的“中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徵”研究昨天發表論文(未經同行評審),該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的潛伏期中位數為3.0日,最長為24日。

鐘南山及其研究團隊對109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的臨床特徵進行了回顧性研究。研究發現,僅有1%左右的患者與野生動物有過直接接觸,而26%的患者近期未曾到過武漢,或沒有與來自武漢的人有過接觸史,印證有家族聚集性發病和無症狀感染者傳播的存在,亦不排除有超級傳播者存在。研究又指,發熱和咳嗽是最常見的症狀,但不足一半患者在就診時有發燒症狀,少數人出現腹瀉和嘔吐。
鐘南山團隊剛預印發布的論文中,分析了1099病例,是迄今最大規模樣本分析。得出最新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臨床表現:
1.只有43.8%在早期表現出了發熱症狀,但住院後出現發熱症狀的占87.9%。檢測新冠感染患者病例,不能過分側重於是否發燒。
2.一些感染患者中卻存在正常的放射學表現,僅靠CT確診新冠病毒感染準確率為76.4%。
3.疾病潛伏期中位數只有3天,最長達到了24天,不能排除“超級傳播者”的存在。
4.通過胃腸道分泌物的傳播可能在病毒的快速傳播中起了作用,這也意味著糞口傳播也是有可能。
5.對潛伏期定義為:從接觸傳播源到出現症狀的時間。
6.論文總結:嚴格及時的流行病學措施,對於遏制疾病的迅速蔓延至關重要。

今天,該論文研究團隊成員之一的關偉傑表示,目前論文還在投稿階段,發布前需要全球同行評議。針對文中披露的潛伏期最長為24天,關偉傑表示,這仍是個例。

鍾南山表示,根據目前觀察的情況,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約為2.7%,大多為中老年人;他指病毒的傳染性強,但死亡率遠比沙士或H7N9流感低,認為如果新增的病例再有下降,就表示疫情形勢有好轉。
鍾南山領銜研究團隊:新冠肺炎潛伏期最長24天
來源:大公網等

編輯: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