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新冠肺炎疫情有爆發趨勢,本港確診人數不斷攀升,情況嚴峻!今天下午剛結束的食衛局及衛生防護中心最新疫情簡報會上公布,本港新增2宗確診個案,累計達38宗。其中第37宗個案為第27宗個案的家人,該家族曾於農曆新年參加19人家庭聚會,目前累計已有10人確診,屬於本地家族性爆發個案。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19人聚會打邊爐10人確診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9日早確診了兩婆孫,曾在年初二(1月26日)於觀塘興業街永興工業大廈4樓的LentoPartyRoom參與家庭聚會,有打邊爐及燒烤。當日聚餐共有19人,之後有11人感不適。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9日晚間衛生署公布,該家族首宗個案涉一名24歲男子,過往健康良好,居於灣仔駱克道356-362號鴻福大廈。該男1月30日出現發燒咳嗽,同日向私家醫生求診,2月4日再向另一私家醫生求診。2月6日到聖保祿醫院門診部求醫,2月8日到律敦治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隔離治療。病人新冠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現時情況穩定。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網傳涉事派對場所LentoPartyRoom店舖宣傳圖

因應上述個案流行病學調查,衛生防護中心追蹤到另9宗確診個案,涉及4個家庭群組,全為首宗個案的家庭成員及親人。

首個家庭群組為24歲男病人的父親(68歲)、母親(57歲)及外婆(91歲)。

第二個家庭群組為男病人的三姨(51歲)、表姐(25歲)和表弟(22歲)。

第三個家庭群組為男病人的四姨(50歲)和表弟(23歲)。

今日(10日)確診患者為該男病人的二姨(55歲)。他們的呼吸道樣本測試均呈陽性反應,各人分別留院接受隔離治療。

上述個案是本港疫情爆發以來確診人數最多一次。

張竹君證實,已知該家庭19人聚餐共3小時,有燒烤及打邊爐。當中,2人是來自廣東的親戚,其中一人在過年前已出現輕微咳嗽,近期到醫院照肺後肺片沒有花。2名親戚均在1月底返回內地,港府正密切與廣東有關部門跟進。惟她承認:“邊一位系病源仲未知。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涉事場所即時暫停營業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昨日(9日),涉事派對場所LentoPartyRoom發出聲明指,其1月26日接待的客人昨於律敦治醫院初步確診,現已即時安排暫停營業,並陸續通知1月26日後到訪客戶相關風險。據悉,涉事派對場所當時並無員工招待,所以沒有很密切的接觸,且員工全部未有感染征狀,但為安全計已讓他們全部在家居進行14日自我隔離。衛生防護中心9日中午亦派人到派對場所收集樣本作測試。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衛生防護中心人員9日到發生顧客打邊爐多人確診新冠肺炎的永興工業大廈Lento Party Room展開調查,在女負責人(黑衣)協助下檢走一袋樣本帶署化驗。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專家:打邊爐屬高危活動!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19人聚餐打邊爐目前10人確診,令人擔心打邊爐、BBQ產生的霧化氣會傳播新冠肺炎。對此,有醫學專家指,打邊爐的熱力本身可殺菌,並不會增加空氣傳播風險,但圍爐緊密接觸則會增加飛沫傳播風險。

香港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表示,醫護人員進行高危急救步驟,例如吸痰、插喉使用呼吸機等霧氣生成程序,才會產生小飛沫並引致氣溶膠傳播,一般社區生活如打邊爐、焗桑拿或使用熨斗等,並不會增加空氣傳播風險,但可能因大家打邊爐時圍爐緊密接觸,而增加了飛沫傳播風險。

香港出現“超級毒王”?十人確診染疫,或是“打邊爐”惹的禍?

此外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今日(10日)表示,雖然氣霧傳播一般只在特定環境條件下出現,但打邊爐會增加飛沫傳播危機,不斷製造的熱氣和氣流令飛沫更易蒸發,屬於高危活動。

曾祈殷指,打邊爐的熱氣流,加上現時天氣乾燥,容易令飛沫的粒子變得更細更輕,在密閉空間下令到飛沫更易傳播,打邊爐時有近距離接觸亦令活變得高危,而室內的冷氣或風扇都有助傳播。他認為,有關本地家庭群組個案有標誌性,提醒大家不要聚集。除打邊爐外,他亦提醒市民要留意蓋好廁板沖廁。

本港人群密集,頻繁在外活動,無論是行街購物還是聚會聚餐,無疑都會增加自身感染風險。現時仍有不少港人習慣每日在商場或街市長時間逗留,多人聚餐聚會現象仍然很普遍,這都是很危險的行為。

了解內地近期抗疫情況的市民都知道,許多內地城市街頭早已空空蕩蕩,民眾大多主動自覺留在家中,靜待疫情緩解。

港府此前防疫工作重點落在阻斷外來感染源上,政務司司長張建宗9日確認,連番升級的“封關”措施在控制兩地人流上已收到效果。但是今次家族感染個案提醒政府務必要將工作重心轉向加強防範本地社區蔓延。

在此特殊時期,社区防疫有赖政府加强宣传和指引,最重要還是要依靠全港市民積極、自覺配合,避免聚眾聚餐,既是對自己和親友負責,亦是對香港負責!

來源:香港商報、文匯報等

編輯: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