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流感高發?中醫五妙招,教你防流感

由新型冠狀病毒引大規模的疫情,主要經呼吸道的飛沫作為主要的傳播途徑。臨床上,不少病例在初期並未有特別的不適症狀,但亦有病患以發熱、口乾、乾咳為主要表現,或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瀉等症狀。疫情當前,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預防新冠肺炎的最好辦法。

文 | 楊明霞(香港註冊中醫師)






穩住心緒 提高免疫力




2020庚子年以黃帝內經五運六氣推算為「金太過年」肺火會十分嚴重。2020年1月21日至3月21日間,主氣為「厥陰風木」,客氣為「太陽寒水」。乘接2019年的終之氣,充滿涼風的冬末,使氣溫變得寒冷,傾向犯人體的兩側脇脅,即是肝經途經的地方,因此大家除了要注意呼吸道系統的疾病之外,其實更需要的是保持情緒穩定,減輕情緒壓力!


現在疫症蔓延,人心惶惶,我們更需要的是穩住心緒。提高身體免疫力比戴上口罩更加有效防禦疫症。


免疫力以中醫的理解為正氣,正氣是人體的防御、抵抗和再生的功能,生命機能的概稱。其中正氣最核心的思想出自《黃帝內經》:「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避其毒氣」,意思是免疫充足時,疾病就不會出現以及,以及「邪之所湊,其氣必虛」,這句是逆向思考,當生病時,代表免疫低下。





中醫預防流感有對策




 中醫着重未病先防,以下分享五個方法給大家好好預防流感。



1.第一個貼士是在早上養成排便的習慣。

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主肅降,把人體整日的濁氣,廢物下輸到大腸中。若然能培養定時在時候能排便,最有利人體排清有害的廢物。當肺氣能宜時下降,肺臟健康,免疫力也隨之增強,是有助預防感冒,因為肺氣是抗禦外感的第一道防線。



2.第二個貼士是早餐需要米氣,早飯不可缺。

辰時至已時(7AM—9PM),胃經和脾經的當令時辰。在中醫角度,穀麥類的產品對我們非常有益。古代醫家孫思邈都崇尚食粥,因為粥中的米氣有助脾胃健康。脾胃是我們的後天之天,生命活動的來源,溫暖身體的能量。《脾胃論》:「傷脾胃、百病由生」,脾胃照顧好了,營養充足,免疫力自然好,有助預防消化系統的疾病。以下附有寒熱底的食療。



3.第三個貼士是在午飯前小休。

午時至未時(11AM—1PM),心經的當令時辰。睡十至十五分鐘的短覺(閉目養神也可),能夠養心安神,中醫生理功能的觀點,心、腦相關緊密,所以下午的精神變得好,也不怕飯氣攻心的情況。心氣充足,能改善血液循環,免疫力隨之增強,預防心腦血管的疾病。

 


4.第四個貼士是在傍晚時做運動。

酉時(5PM—7PM),腎經的當令時辰。腎為先天之本,腎中精氣充盛,體內的正氣增強,體質充實才免疫力會有所提高,有助預防生殖、泌尿、關節勞損、寒背等問題。運動宜選帶氧輕鬆的運動,以及重點鍛鍊腰骨,如游泳和打太極拳,都比較合適的運動。如果正值上班時間,不妨在這期間做5-10分鐘的伸展運動,也可有事半功倍之效。

春季流感高發?中醫五妙招,教你防流感


5.第五個貼士是在子時前已經熟睡。

子時(11PM—1AM),膽經的當令時辰。肝與膽相表裏,若然在11點前入睡,肝膽之氣得到休息,整個身體的氣機得以升降舒暢,心情也能放鬆,皆因肝主疏泄。睡得香,提升免疫力。預防提升肝病,情緒病,同時改善大腦注意力和記憶力。


身體應該在春天陽氣升發時反而潛藏,便會積累很多陽熱,再加上吃了一些溫熱的食材,身體的鬱熱便會加重。到春天的時候,就會容易引發細菌或病毒所導致的疾病。如果我們身體繼續積聚很多陽熱在裡面,便會更加容易被感染,不只肺炎,亦容易感染流感,所以我們這段時間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茹素。


今次我會介紹兩款素湯食療給大家。


 

南瓜黃豆排骨湯


• 用料:南瓜1/4個 、黃豆1兩、粟米2條、紅蘿蔔1個、淮山5錢、薑5片、鹽1錢、無花果3粒。


製法:南瓜去皮去核,洗淨切厚塊;黃豆、淮山、瑤柱洗淨,用清水浸軟,約需1小時;粟米洗淨,切件;紅蘿蔔洗淨,去皮,切件;煲滾適量的水,然後放入所有材料,煲滾,再用慢火煲3小時,下鹽調味。


• 功效南瓜性味甘溫,補中益氣;黃豆有健脾寬中,益氣的作用;粟米益肺寧心,健脾開胃;紅蘿蔔能健脾消食,補血;淮山有健脾胃,補肺氣,益腎精的功效,此湯水有健脾養胃之功。


 西洋菜枝竹湯


• 用料:西洋菜1斤、枝竹3條、淮山5錢、竹葉5錢、薏仁5錢、陳皮1片、無花果3粒。


• 製法:把西洋菜洗淨備用;枝竹洗淨,浸軟後切斷;淮山、薏仁、陳皮洗淨,用清水浸軟;竹葉洗淨。將藥材放入煲內浸15分鐘,再加入西洋菜,煲滾即可。


• 功效:西洋菜能清熱排便;枝竹有養胃生津的作用;淮山有平補肺脾腎三臟的作用,配合竹葉、薏仁及陳皮有利水化濕的功效。此湯水有養胃去濕之功。



本文刊登於《紫荊養生》2020年春季刊


紫荊健康HEALTH

微信号:bauhinia_health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