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如何區分感冒、流感及新冠肺炎?

_
_
_
_

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數字不斷上升,冬春季又是流感的高發季,這時如果頭痛、流鼻涕、咳嗽、喉嚨痛怎麼辦?到底如何區分普通感冒、流感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呢?

_
_
_
_

Q

什麼是感冒?

A:一般是指人在著涼、勞累等因素引起的以鼻咽部上呼吸道症狀為主要表現的疾病。

症狀: 早期咽部乾癢或灼熱感、打噴嚏、鼻塞、流涕,開始為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沒有發熱及全身症狀,或僅有低熱、頭痛。如無併發細菌感染,一般5~7天可痊癒。

Q

什麼是流感?

A: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不僅是上呼吸道問題,還會引起下呼吸道感染,也就是肺炎。流感常在冬春季流行,有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

症狀:流感病人發病急,症狀嚴重,全身症狀多,會發熱,可能一兩天內體溫上升到39℃,頭痛、肌肉乏力、食慾下降等症狀明顯。對於老人、孩子、肥胖人士、孕婦或有基礎病等人群,流感可致非常嚴重的重症肺炎,甚至導致死亡。

Q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何症狀?

A:無症狀帶毒者:感染之後不發病,僅在呼吸道中檢測到病毒,所以要求從疫情發生地回來的市民要主動報告,自我隔離;

輕症患者:僅有一點發熱、咳嗽、畏寒及身體不適;

重症患者:早期症狀尤其是前三五天為發熱咳嗽及逐漸加重的乏力,一周后病情逐漸加重,發展到肺炎,甚至重症肺炎。重症病人會出現呼吸加快、呼吸衰竭、多臟器損害等情況,進一步加重的話可能需呼吸機支持或生命支持系統的支持,可能會導致死亡。典型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病例,病情有一個逐步加重的過程。到了第二週,病情往往最為嚴重。

有用!如何區分感冒、流感及新冠肺炎?

Q

如何判斷自己發熱?

A:平靜狀態下超過37.3℃。

注意:測量前20-30分鐘要避免劇烈活動、進食、喝冷水或熱水,冷敷或熱敷,并保證腋下乾燥。(低熱:37.3-38℃;中熱:38.1-39℃;高熱:39.1-41℃;超高熱:41℃。)

Q

無明顯發熱,但全身酸脹,腹痛腹瀉,該怎麼辦?

A:輕症隔離,重症就醫。目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首發症狀包括胃腸道不適,出現腹瀉時要注意居家隔離,注重保證營養,適量多飲糖鹽水。如症狀加重,及時就醫。

Q

感到胸悶但不發熱,要緊嗎?

A:鑒別判斷。胸悶可由精神緊張、心臟病、哮喘、慢性肺部疾病等引起,若既往有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肺部疾病等情況,若居家休息無好轉建議至醫院就診。

Q

若病人出現發熱、胸悶等不適症狀,是否應在家繼續觀察?

A:如出現發熱伴有胸悶不適的,應保持高度警惕,盡早就醫。并進行血常規、CRP、胸部CT檢查及病毒相關檢測。

Q

曾接觸過可疑病人,但目前沒有出現任何不適,該怎麼辦?

A:建議隔離14天,主要監測體溫的變化狀況。每天一早一晚量體溫。如果14天內出現了疑似的發熱咳嗽呼吸道症狀,建議去醫院就醫。


         綜合整理自:新華網、央視新聞


紫荊健康HEALTH

微信号:bauhinia_health

●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