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DSE考生想報讀內地大學?看這裡吧!

國家教育部於2012/13學年開始推行「文憑試收生計劃」,為香港高中畢業生提供更多元的升學途徑及連繫國家發展的機遇。參與「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內地高等院校可根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擇優錄取香港學生。此舉豁免了香港學生參加內地聯招考試或由個別內地高等院校舉行的額外考試,讓他們可集中應付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從3月1日起至31日,內地122所參與免試招收香港學生計劃的高等院校接受網上預先報名。
港生往內地升學方式
在之前的文章(香港DSE放榜在即,應屆考生出路全在這了!)中我們介紹過香港學生往內地升讀大學課程一共有三種途徑:
文憑試收生計劃、港澳台僑聯招試、院校獨立招生。

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
國家教育部(下稱教育部)委託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高等學校聯合招收華僑、港澳地區及台灣省學生辦公室(下稱聯招辦),負責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的計劃編制及公布、組織網上報名及錄取等工作,委託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承辦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報名確認、報名資格審核及招生宣傳等工作。
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非永久性身份證、《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並參加2020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考生均可報名。考生所持證件須在有效期之內。
考生須在3月1日至31日期間,登錄對港文憑試招生網上報名系統進行預先報名。考生在網上預先報名時須填報志願。每位考生按自己的報讀意願順序可填報4所學校,每所學校可填報4個專業志願。

清華大學
招生高校可根據該校招生要求,自行决定是否對考生進行面試。面試工作須在錄取開始前完成,面試具體時間及地點由招生高校確定。
招生高校根據考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參考考生中學期間學習經歷、社會實踐等情況,按照向社會公布的招生章程進行錄取。
122所參與院校名單可點擊頁面下方「閱讀原文」查看。
錄取標準
1. 最低錄取標準
除「校長推薦計劃」以內的考生和報考藝術體育類專業的考生外,最低錄取標準為「3、3、2、2」,即參加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中國語文科、英國語文科達到第3級或以上,數學科、通識教育科達到第2級或以上。
2. 校長推薦計劃
「校長推薦計劃」以內的考生最低錄取標準可為四門核心課程的總分數達10分或以上,且每門課程不得低於第2級;名額每所中學8名。
3. 藝術體育考生標準
報考藝術體育類專業的考生最低錄取標準為「2、2、1、1」。
4. 學習經歷參考
除核心科目和選修科目的要求外,招生高校可參考考生其他學習經歷,即香港教育局和學校認可、考生本人提供的「學生學習概覽」。招生高校可在本原則指導下,結合該校實際情況制訂具體錄取規則。
重要日程
事項 |
時間 |
|
網上預先報名 |
3月1日至31日 |
|
列印報名表格 |
3月1日至31日 |
|
郵寄資料進行資格審核以完成報名確認 |
4月30日前 (郵寄資料有效期以發出日期郵戳為準) |
|
考生自行選擇上載「學生學習概覽」 (如需要) |
3月1日至6月30日 |
|
學校上載校長推薦計劃文件 (如需要) |
6月1日至30日 |
|
各院校安排面試或術科考試 (如需要) |
4月至7月 (部分院校或會於4月前安排面試或術科考試) |
|
錄取日程及入學通知稍後公佈 |
報名流程
因應疫情,今年採取特別安排便利學生報名。
考生於3月1日至31日登入網頁http://eea.gd.gov.cn/ ,點擊「報名報考」→「香港文憑試招生」→「香港文憑試招生報名」進入報名系統,登入系統進行預報名。考生須於網上報名系統上傳數碼照片。上傳照片格式為 JPG,圖像大小168像素(闊)X 240像素(高),以及在 35K 以內。


如考生未能在報名系統上傳數碼照片,可提供一張彩色證件照(一寸半身免冠、背景顏色不限,並於證件照背面使用正楷寫上考生中文姓名和預報名號),請務必連同其他申請資料一併郵寄給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
02
報名完成後列印網上報名表格,考生親筆簽署。
03
完成網上報名後,考生須於4月30日前把所需資料以掛號信或快遞方式郵寄至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進行資格審核,以完成報名確認程序。
所需資料清單
1 |
網上預先報名時已填妥之報名表格列印本,考生須在列印本上親筆簽署; |
2 |
考生有效之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非永久性身份證副本(雙面),考生須於證件副本旁親筆簽署; |
3 |
考生有效之《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副本(雙面),考生須於證件副本旁親筆簽署; |
4 |
考生報名費港幣460元的劃線支票一張(不接受期票),支票收款方為:China Education Exchange (Hong Kong) Centre Limited。支票背面請務必用正楷寫上考生中文姓名和預報名號碼。(報名費不可退還) 如考生未能使用郵寄支票方式繳交報名費,可透過網上銀行轉賬方式,並須在備註或留言一欄填寫考生中文姓名及預報名號碼;再將付款憑證以圖片方式保存並列印,請務必在列印件空白處正楷填寫考生中文姓名及預報名號碼,連同申請資料一併郵寄給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 考生亦可透過銀行櫃檯匯款方式繳交報名費,並請務必將銀行底單影印,在銀行底單影印本空白處用正楷寫上考生中文姓名和預報名號碼後與申請資料一併郵寄給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 入賬銀行戶口資訊如下: 帳戶名稱:China Education Exchange (Hong Kong) Centre Limited 銀行帳號:382-532-9-316990-2 開戶銀行:(382)交通銀行(香港)有限公司 |
5 |
如需索取報名費收據,請一併郵寄一個寫有回郵地址的信封。 |
04
接收郵寄資料地址和聯絡人:
收件地址:香港上環蘇杭街69號25樓01-03室
收件機構: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
收件人:潘老師、馮老師
聯繫電話:852-2542 4811
備註:
信封抬頭需註明:香港文憑試招生計劃報名
05
查詢 |
||
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 |
2542 4811 星期一至五上午 9 時至下午 5 時 |
|
學友社 |
2503 3399 逢一、三、五晚上 7 至 9 時,公眾假期除外 |
常見問題
1 |
參與「文憑試收生計劃」會否影響「本地大學聯招辦法(JUPAS)」的錄取資格? |
不會。兩個招生計劃不相互影響,學生可以同時參與。若學生最終同時獲兩者錄取,可根據任意選擇其中一項升學。 |
2 |
「文憑試收生計劃」與「港澳台僑聯招」有甚麼區別? |
「文憑試收生計劃」於2012年起由國家教育部推出,院校主要根據考生的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作為招生錄取依據,不需額外考試。2020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參與院校共122所。 「港澳台僑聯招試」供持高中程度資格的香港、澳門、台灣及華僑考生,透過應考統一入學考試,報讀全國逾300所高校。考試內容以全國聯招考試大綱為準,考生須應考5門科目。 |
3 |
非永久居民能否參加「文憑試收生計劃」? |
可以。按2020年「文憑試收生計劃」的招生辦法,申請人必須持有(a)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非永久性身份證;及(b)《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或《港澳居民居住證》。申請人所持證件須在有效期之內。 |
4 |
重考生可以報名嗎? |
可以。重考生必須是 2020 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文憑試)應屆考生,才可報名。當文憑試放榜後,聯招辦會根據考生報名時之授權向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索取 2020 年或 2019 及 2020 連續兩年的中學文憑考試成績(後者只適用於合併兩年成績申請的考生)。 |
5 |
香港學生就讀內地高校待遇如何? |
香港學生之學費及各項收費在同等條件下與內地學生相同,並在醫療保障方面享受同等待遇。 香港學生政治課和軍訓課學分可以其他國情類學分替代。 除此之外,香港學生可申請專項獎學金,特等獎每人每年人民幣 8,000 元;一等為人民幣 6,000 元;二等為人民幣 5,000 元;三等為人民幣 4,000 元。 |
6 |
就讀內地高校可以申請資助嗎? |
教育局在 2014 年 7 月推出「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有經濟需要並已通過免試收生計劃到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的香港學生。在 2019/20 學年,每名通過「經入息審查資助」的學生視乎需要可獲每年港幣 16,800元的全額資助,或 8,400 元的半額資助;至於「免入息審查資助」,合資格的學生每年可獲港幣 5,600 元的定額資助。符合資格的申請人只可在同一學年內,接受「經入息審查資助」或「免入息審查資助」二者其一。由 2016/17 學年起,資助計劃已擴展至資助於指定內地院校修讀學士學位課程並有經濟需要的香港學生,不論他們通過哪種途徑入讀有關院校。擴大的資助計劃預期可惠及絕大多數前往內地修讀學士學位課程並有經濟需要的香港學生。2020/21 學年資助計劃的申請詳情及指定內地院校名單, 將於 2020 年年中公佈。 詳情可咨詢教育局 2827 1112。 |
綜合整理自:廣東省考試院、香港教育局、中國教育留學交流(香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