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線上“宅經濟”火了!
線上銷售高速增長
雖然足不出戶,但人們日常生活的需求並沒有減少。受疫情影響,各地開工開學的時間向後大大延長,而快遞小哥差不多就成了普通行業中最早復工的一群人。各個居民小區外排成一排的不同快遞公司的車輛成為一道風景。不同的是,送貨上門改成了在小區門外等顧客來取件。“去買菜”和“取快遞”成為很多人每天出門的兩個最主要動機。
疫情期間,線上銷售業務增長迅速。圖為陝西省西安市,一名快遞員在小區門口等待收貨人取貨(圖:新華社)
不僅是這些生活用品受疫情影響,很多大宗耐用消費品也在大力加速推進線上業務的發展。汽車經銷商集團廣匯汽車推出線上4S店服務。通過“智能展廳”,消費者完成線上看車、選配等服務。另外,廣匯汽車還推出“零接觸”車輛續保服務,用戶僅需提供相關證件圖片就可線上完成續保。疫情期間,廣匯汽車旗下近800家店面把銷售重點放在網絡平台,通過線上平台進行營銷。
除了經銷商外,眾多整車廠商也大力推進線上服務的規模。一汽豐田強化線上營銷、一對一無外界接觸的私人購車服務。北京現代汽車公司將營銷重點轉為線上,推出官網線上車型展廳,消費者可在線上訂購北京現代涵蓋2019年上市新車在內的全系產品,同時負責把新車安全送到車主家中。
一位汽車企業負責人表示,疫情將深刻地改變人們的思維認知、行為習慣和消費方式,進一步加速推動傳統車企從線下零售渠道的營銷模式向新的網絡經濟模式轉型。這對汽車行業而言,將成為線上平台及渠道、線上體驗及獲客、線上成交及服務不斷發展和成熟的加速器。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研究員郭曉蓓表示,電子商務的獲客成本較低,隨著消費者消費習慣集中養成,品牌效應增強,線上服務的市場份額及競爭力均有望增強。
在線教育逐步普及
隨著防範疫情的需要,眾多線下培訓機構被叫停,大中小學相繼延期開學,聚集性的教育活動逐一被叫停。在此情況下,在線學習、停課不停學成了這段時間眾多大中小學生的主要選擇,大量培訓機構轉向了線上。比較大的機構,如好未來、新東方都有自己的線上平台,可以直接轉換。而小的培訓機構,則尋求與線上教育提供商合作,如松鼠AI、作業幫等。
據釘釘方面統計,目前已經有廣東、江蘇、河南等眾多省份紛紛加入“在家上課”計劃。新東方幾十萬學生已經開始陸續接入新東方線上直播系統“雲課堂”,上萬老師也從線下轉到線上。
從1月26日開始,網易有道旗下的有道智雲向全國中小學及培訓機構提供免費的遠程教學系統,包括視頻錄播課課程設計、全流程學習數據的記錄分析、智能作業批改系統、學情大數據分析報告等,基本覆蓋教育機構的日常教學需求。目前已收到來自湖北、浙江、廣東、山西、河北等地區數千家學校和教育機構的需求。同時,網易有道精品課也將免費線上直播課程從之前的面向湖北省擴展至全國,免費向全國小學至高中學生贈送名師直播課。
據介紹,截至2月10日,有道智雲已經接到全國超過2,500家學校和機構的合作需求,覆蓋學生達到200萬。而自1月底以來,有道智雲的教育類客戶,以及包括家教機、兒童手表、AI互動學習軟件等的需求量環比增加100%。
2月10日,長沙麓山國際實驗小學的老師正在通過後牆上的攝像頭直播網絡課程(圖:新華社)
在高等教育方面,網易公司旗下慕課類教育產品中國大學MOOC,響應教育部保障高校疫情期間在線教學的號召,免費為全國高校提供慕課教學服務。到2月10日,中國大學MOOC已陸續對接近1,200所高校、近7,000名老師的慕課教學服務需求,現開通課程9,000門,院校選課數4,600門。僅2月16日,中國大學MOOC的單日日活躍用戶數峰值達到了2019年單日峰值的6倍。
目前,在線教育已經形成了對線下教育的強有力競爭。借助AI等技術,線上教育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線下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可以隨時隨地、因材施教,但是自身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獲客成本和下沉市場的問題。
專家表示,此次疫情間接培養了人們接受在線教育的習慣,對在線教育的普及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未來隨著需求的上升,在線教育企業獲客成本將降低,盈利水平不斷提升。預計不久的將來,雙師教育、在線直播、在線錄播等會成為更受歡迎的教育場景,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將更加廣泛。
遠程辦公和在線醫療大規模增加
除此之外,包括即時通訊、協同文檔、在線會議等在內的在線辦公服務也開始被眾多企業實際投入使用。2月10日,上海、深圳、北京等多地企業復工,企業微信數據顯示,後台服務器請求上漲超10倍。
實際上,遠程辦公由來已久,如釘釘、企業微信等,技術早已成熟,很多企業早就在使用,只是一直沒有大規模的普及。像此次疫情影響導致的如此大規模、普遍性的遠程辦公尚屬第一次。
對這種辦公模式的改變,資本市場的反應更加敏感。2月6日盤中,遠程辦公概念股金蝶國際和中軟國際分別漲3.77%和5.33%,而美國視頻會議軟件公司ZOOM在2月3日收盤漲逾15%,創下去年6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
與此同時,一直方興未艾的在線醫療也增長迅速。阿里健康、騰訊健康、平安好醫生、微醫、醫聯等在線醫療平台的服務需求也大幅增加。據阿里健康數據顯示,截至1月底,在線義診累計訪問用戶數超280萬,參加線上義診的在線醫生人均日接診量超100單。
有望推動“線下”商業模式變革
有觀點認為,與2003年非典之後網絡電商大發展相類似,此次疫情對在線服務產業也將會是一次推動。2003年非典之後,中國的電子商務開啟了近20年的快速發展時代。此次疫情也讓各行各業更加重視創新,包括制度創新、體系創新、手段創新等,有望推動“線下”商業模式的變革。
郭曉蓓表示,這次疫情將對產業互聯網平台發展,以及提高傳統企業的數字化經營等方面帶來推動。未來將會有更多的製造企業著手數字化轉型,打造智能製造工廠,以提高企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VR等新技術將得到更廣泛應用,倒逼產業運轉效率的提升,產業結構得到優化。
以汽車行業為例,汽車製造商和經銷商們都開始認識到和消費者溝通的傳統方法已經不適用,要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這兩個維度上擴展,找到更多的方法和手段,創造更多和用戶的接觸點。
但同時也要認識到,與實際需求相比,現在各行業、各領域的在線服務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差距。
以目前最為火爆的在線教育為例,網易有道副總裁劉韌磊表示,大量剛需的用戶湧向在線課堂,流量的突然暴漲對在線教育直播平台的流量承接能力是一次重大考驗,如果沒有成熟的教學直播技術和充足的帶寬儲備,將很難滿足正常的服務。另一方面,老師的水平一定程度決定了在線教育的服務質量。除了在線直播授課外,課後輔導、在線答疑、作業批改等都需要依賴老師的輔導,這對在線教育機構也是一個重大的考驗。
“未來會有更多的教育機構從線下轉向線上。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對教育領域的加速滲透,課程內容和產品將不斷迭代,在線教育的體驗很快會超越線下。未來,在線教育行業將是重產品、強調差異化,和最終看口碑的一個市場”,劉韌磊說。
此次疫情帶來的這些生產方式、消費方式、服務模式等的變化並不是一次偶然的應對,而是對經濟發展、技術發展所帶來的必然結果的一次加速。
專家表示,“從表面上講,此次疫情改變了大多數人的生活和企業的辦公方式,而往深層次說,這是一次關於效率、關乎數字化轉型的加速變革”。
(文章擷取於《紫荊》雜誌2020年3月號,原標題為:線上“宅經濟”快速增長,作者係李志勇,文字略有刪改)
編輯: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