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來論 神州北望 彭華崗:確保2020年中央企業實現穩增長目標 2020 年 3 月 14 日 2019年,中央企業總體運營保持了穩中有進的態勢,為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交上了出色的“成績單”。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是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打好基礎的關鍵之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今年,國務院國資委將如何指導中央企業繼續實現穩增長的發展目標?中央企業近年來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取得了哪些成果?就這些問題,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彭華崗接受了本刊記者的採訪。 文|本刊記者 馮琳 2019年央企經濟運行 呈“四增一降”特點 彭華崗介紹,2019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呈現出“四增一降”特點。 “四增”指:一是效益增。去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0.8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5.6%;累計實現淨利潤1.3萬億元,同比增長10.8%;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8萬億元,同比增長8.8%。 二是效率增。中央企業去年營業收入利潤率是6.1%,同比提升了0.1個百分點。按照30萬億元的銷售收入計算,這0.1個百分點就是300億元利潤,表明主業盈利能力不斷增强;國有資本回報率是5.2%,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股東回報水平進一步提升;全勞動生產率同比提高5.7%,人均創利同比增長了9%,應該說企業運行效率在持續提升。 三是動力增。去年全年中央企業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8萬億元,同比增長7.6%,增速比上年加快2.7個百分點,研發投入進一步增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速度也在加快。 四是貢獻增。中央企業去年累計上交稅費2.2萬億元,同比增長3.6%,電信企業落實提速降費要求,流量平均資費降幅超過30%,降費約4,600億元;電網企業落實降電價政策,一般工商業電價比年初下降了10%,降低社會用電成本530億元。 “一降”是指企業資產負債率持續下降。2019年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65.1%,比年初下降了0.6個百分點,比2017年初下降了1.6個百分點。其中,冶金、電力、礦業、建築等行業的資產負債率比年初下降超過1個百分點。另外,中央企業的帶息負債比率是38.2%,同比下降了1.1個百分點,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均有所提升,整體償債能力保持穩定。 彭華崗指出,從這些數據看,中央企業發展既取得了量的合理增長,也實現了質的穩步提高,高質量發展的基礎進一步鞏固。 同時,中央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也在進一步加大。主要包括: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鋼鐵、煤炭去產能任務全面完成;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完善,“雙百行動”湧現出一大批改革尖兵;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在嫦娥四號月背圓夢、長征火箭海上升空、國產航母南海入列、京張高鐵順利投運、中俄東綫投產通氣、5G網絡正式商用等項目中,中央企業都作出了重要貢獻;履行社會責任作出新的貢獻,中央企業幫扶的絕大多數貧困縣已經脫貧,正在驗收,總體完成了脫貧攻堅的年度目標任務;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降幅提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 “近年來,在國際國內經濟環境複雜多變的情况下,中央企業能够取得這樣的成績,還真是十分不容易的。”彭華崗感嘆道。 央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贏得當地廣泛讃譽 彭華崗告訴本刊記者,近年來,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建設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截至2020年1月,已有81家中央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綫承擔了超過3,400個項目,為推動“一帶一路”從理念轉化為行動、從願景轉變為現實,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央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加大。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央企業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全力支援保障疫情防控阻擊戰。圖為中建三局綠投公司參與建設火神山醫院時的施工現場(阮哲予 攝) 一是推動了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的建設。“一帶一路”已經開工和計劃開工的基礎設施項目當中,中央企業承擔的項目數超過60%,合同投資額超過80%,建設了一批標誌性的工程項目。 二是深化能源資源合作。中央企業根據“一帶一路”沿綫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先後在20多個國家開展了60多個油氣合作項目,在參與礦產資源開發中加强技術交流和共享,有效提升了沿綫國家能源礦產資源開發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積極投身當地社會建設。中央企業目前在海外分支機構的員工當中,85%是本地員工,不少企業員工本地化率超過90%,在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的同時,還間接帶動了十幾倍甚至幾十倍的當地就業。同時,中央企業積極投身當地社區文化建設和公益事業,造福當地人民,如幫助所在地出資建設醫院、學校等,贏得了當地社會和居民的廣泛讃譽。 更好地體現央業在 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擔當 展望新一年中央企業的市場發展環境,彭華崗坦言,2020年我國經濟發展仍然具有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大環境沒有改變,但是風險挑戰還很多,中央企業穩增長也面臨著很多困難。 據他透露,前不久,國資委召開了中央企業負責人會議,深入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也對形勢進行了分析,對今年的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總體上將有針對性開展中央企業提質增效的專項行動,採取一系列務實有效的工作舉措,應對經濟下行的壓力,確保2020年中央企業穩增長目標的實現。具體措施包括: 一是要突出抓好增收節支,夯實中央企業穩增長工作的基礎。要進一步加强全面預算管理,强化財務剛性約束,層層分解目標,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大力推進開源節流、降本增效,指導督促中央企業加强市場形勢分析,深耕細分市場,開拓海外市場,强化成本費用管控和“兩金”的管理。 二是要突出抓好科技創新,增强中央企業穩增長工作的動力。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製造業,推動中央企業向產業鏈、價值鏈的高端邁進。强化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繼續推動科技創新能力强、市場應用前景好的企業上市,完善創新體制機制。 三是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補齊中央企業穩增長工作的短板。要全面完成“十三五”中央企業的煤炭去產能目標任務,重點推進裝備製造、化工產業、海工裝備、海外油氣資產等專業化整合,持續推進虧損子企業治理,完成剝離辦社會職能和解决歷史遺留問題的任務。 四是要突出抓好國企改革,提升中央企業穩增長工作的活力。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深入推進國企改革的“雙百行動”,培養打造一批國企改革的尖兵,引領示範和帶動全國國有企業的改革。 五是要突出抓好重大風險防範化解,堅守中央企業穩增長的工作底綫。强化風險意識,定期梳理排查,做好應對預案,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內控體系,强化風險易發多發領域和環節的管控,構建全面風險防控機制,運用信息化手段,强化實時監測預警,提高企業的風險研判和處置能力。 彭華崗强調,國資委將抓住一切有利條件,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充分運用好制度優勢和多年積累的寶貴經驗,全力以赴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努力保持全年經濟平穩運行,力爭要跑贏大勢,實現高質量發展,更好地體現中央企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責任擔當。“對此,我們充滿信心!”彭華崗說。 彭華崗透露,目前國資委正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隨著該方案的實施,國有企業改革的綜合效能將進一步得到提升,一些短板和弱項問題將得到有效解决。 彭華崗還特別提到,近年來有很多中央企業在香港上市,國資委對此完全鼓勵支持。他說:“未來在資本市場上,根據中央企業發展的需要,不管A股上市也好,或者到香港市場也好,國資委完全持積極的鼓勵態度。”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3月號 責編:莫潔瑩、趙珊 編輯:李博揚、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