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8日)官方發布: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疫苗!
16日20點18分,他們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點讚!
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自抵達武漢以來,就集中力量展開在疫苗研製方面的應急科研攻關,前天(3月16日)20時18分,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
3月16日,陳薇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獲批進入臨床
自1月26日抵達武漢以來,陳薇院士團隊聯合地方優勢企業,在埃博拉疫苗成功研發的經驗基礎上,爭分奪秒開展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藥學、藥效學、藥理毒理等研究,快速完成了新冠疫苗設計、重組毒種構建和GMP條件下生產製備,以及第三方疫苗安全性、有效性評價和質量复核。
昨天晚上,陳薇院士團隊研製的新冠疫苗通過了臨床研究註冊審評,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在接受採訪時介紹,按照國際的規範,國內的法規,疫苗已經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
這位最美“疫”中人,她叫陳薇,軍事醫學科學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2015年7月晉升為少將,去年11月增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月3日,隨著一條微博熱搜,#陳薇#這個名字進入到更多人視線。
武俠小說中,最引人入勝的一群人就是那些用毒高手們,他們熟知各種毒性,善解各種劇毒,與毒共“舞”的同時,還能救人於危難之中。
陳薇少將:2014年赴非抗擊埃博拉,是《戰狼2》中陳博士的原型。
30年與“毒”為伍,與“疫”同行,她說:“除了熱愛,還有身為軍人的使命和責任!”
從SARS到埃博拉再到新冠病毒……陳薇已持續“玩毒”29年,救人無數,既守護了咱們中國人,也走出國門守護了外國人。
作為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的 “逆行者”之一,早在1月26日農曆大年初二,陳薇就已帶領團隊進駐武漢。到達武漢後,他們開始緊急搭建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
1月30日上午,移動檢測實驗室開始運行後,陳薇和她的同事們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實現了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檢測,加快了確診速度,有力推進了疫情防控工作。這是軍事醫學科學院專家組深入疫區進行科研攻關取得的一項重要應用成果。
1991年,陳薇從於清華大學畢業,懷著從軍報國的理想,走進原軍事醫學科學院,踏上攀登醫學高峰的征途。
任研究室主任後,陳薇率領團隊歷時10餘年,成功研製首個納入國家戰略儲備的重組疫苗。這一科研成果,奠定了陳薇團隊在該領域的領軍地位。
2003年,“非典”疫情在我國爆發,陳薇率課題組研發的廣譜抗病毒藥物在抗擊SARS中發揮了關鍵作用,1.4萬名預防性使用“重組人干擾素ω”噴鼻劑的醫護人員,無一例感染。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陳薇再次臨危受命,擔任“國家減災委科技部抗震救災專家委員會”衛生防疫組組長的她,冒著餘震危險率隊在廢墟上打響一次次戰“疫”。
2014年2月,西非大規模爆發並迅速向外蔓延的埃博拉疫情引發全球恐慌,當年年底,陳薇率團隊研發出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
2020年3月,由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疫苗!
3月16日,重組新冠疫苗獲批啟動展開臨床試驗。據陳薇院士介紹,按照國際的規範,國內的法規,疫苗已經做了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可大規模生產的前期準備工作。
翻看陳薇的簡歷會發現,這不是她第一次應對病毒疫情,作為“生物危害防控”國家創新團隊學術領頭人,她在阻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等多場硬仗中都做出過重要貢獻,在埃博拉病毒、炭疽桿菌等多種病毒的治療上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網友紛紛留言表示感動,表示“功夫不負有心人,為他們點讚!”
陳薇少將!國家重器當如是!巾幗英雄當如是!時代楷模當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