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文端:聚焦發展 堅守法治 發揮好“一國兩制”最大優勢

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今年 1 月 15 日在中聯辦新春酒會上的致辭中,明確提出了“新的一年,香港如何再出發”的問題,表達了中央對“香港再出發”的希望。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香港當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也令香港亢奮的政治降溫,迫使香港社會冷靜下來,認真思考如何再出發的問題。中央希望“香港再出發”,這一點不會因為疫情而改變,但關注側重點會有所調整:首先是重點支持香港聚焦發展,振經濟,紓民困;同時,準確評估疫後止暴制亂的形勢,堅守法治底線,促進和諧穩定;最重要的還是希望香港各界發揮好“一國兩制”這一最大優勢,再展東方之珠光彩。
香港     盧文端

盧文端:聚焦發展 堅守法治 發揮好“一國兩制”最大優勢

盧文端:聚焦發展 堅守法治 發揮好“一國兩制”最大優勢
疫情下的香港,艱難但也充滿希望。圖為香港市民代表集會,支持特區政府採取的系列抗疫措施(圖:新華社)

發展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

 

疫情在全球多國蔓延,世衛組織將新冠肺炎疫情定性為全球大流行,美國宣布對歐洲實施“封關”1 個月,環球股市連番暴挫,金融市場持續劇烈震盪,經濟寒冬警號響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和外向型經濟體,在國際金融危機下首當其衝。在修例風波衝擊下,香港經濟自去年中已經開始下滑,現在又承受新冠疫情和金融風暴的打擊,香港社會對經濟前景難免憂心忡忡。

 

香港疫情過後最突出的問題是什麼?面對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內外夾擊造成的經濟寒冬,相信香港人大都會回答:如何儘快刺激經濟、紓解民困。這就使得“香港再出發”所面對的問題重點,與沒有發生新冠疫情之前有所不同,“香港再出發”的工作重點自然要作出相應的調整。

 

記得 2003 年,香港受到沙士和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爭議的雙重衝擊,陷於困境。中央及時推出挺港措施,很快扭轉了形勢。隨著內地及香港疫情逐漸受控,如何根據實際支持香港疫後提振經濟,相信也是中央考慮的問題。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 20 周年大會講話中明確指出,“始終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發展是永恆的主題,是香港的立身之本,也是解決香港各種問題的金鑰匙”。中央希望“香港再出發”,其中一個重點就是希望香港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搞建設、謀發展上來,通過發展來帶動解決經濟民生的深層次問題。駱惠寧主任在中聯辦新春酒會致辭時也對“香港再出發”做了註解:早日從政治霧霾中走出,早日在聚焦發展上破題,香港一定能夠在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更大格局中再創輝煌。

 

盧文端:聚焦發展 堅守法治 發揮好“一國兩制”最大優勢
修例風波對香港經濟帶來嚴重衝擊,加之近日新冠病毒疫情襲擊,香港社會對經濟前景憂心忡忡。圖為新界上水街頭冷清的商業街(本刊記者 攝)

面對當前這場比 2003 年沙士和 2008 年金融海嘯更嚴重的經濟大風暴和更為惡劣的國際經濟環境,相信中央會加強對香港的支持力度,在增加香港的人流、物流、資金流,進一步深化大灣區合作,開拓“一帶一路”商機等方面, 推出香港急需的支援措施。

 

堅守法治底線 促進和諧穩定

 

不能不看到的是,香港的騷亂並沒有完全平息,止暴制亂仍面臨諸多挑戰。對於香港疫情過後示威騷亂會否繼續的問題,有兩種不同的評估和期待:有些建制派及中間派人士希望疫情過後暴亂不再出現;有些反對派人士的說法則相反,不僅認為疫後示威騷亂不會停,而且預言會在 6 月份之後大規模捲土重來。在筆者看來,前一種希望只是一種一廂情願的善良願望或過於樂觀的期待,後一種看法雖然有其道理, 但卻包含了自己的利益算計。

 

中央如何看待“香港再出發”與和諧穩定的關係?對此,本人有兩點分析:

 

第一,準確評估疫後暴亂形勢:疫後騷亂不會停,但出現大規模暴亂的可能性不高。眾所周知,反對派在去年區議會選舉中大勝的主要原因,就是利用大規模反修例示威、暴亂造成的極端對立社會氣氛,取得了大量“只問顏色立場,不問政績素質”的極度政治化、情緒化的選票。一些嘗到甜頭的反對派人士當然是“吃過返尋味”,希望疫情過後示威騷亂不要停,以刺激並維持極端對立的社會氣氛,將反對派在區議會選舉中所得選票穩固下來,達至奪取立法會過半數議席的目標。顯然,敵對勢力不會讓示威騷亂停下來。這也正是香港疫後示威騷亂不會停的重要原因。無論中央、特區政府和建制派如何盡力“息事寧人”,都不可能改變這一點。

 

不過,再現去年那種大規模暴亂的可能性已然降低。主要原因有三點:一是大多數市民已經不願見到大規模暴亂,暴亂式微,在疫情發生前已經出現,這個現實不是暴徒及其背後勢力的意願所能轉移的;二是疫情過後的經濟民生將面對嚴重困境,亟需恢復經濟紓解民困,如果繼續策動大規模暴亂,必然加深經濟民生困局,極有可能激發眾怒,流失選票,這不符合反對派的選舉利益,自然也是反對派不願見到的;三是黑暴勢力在警方的強力打擊之下已受重創,被拘捕的暴亂分子已達 7,000 多人,敵對勢力要發動大規模暴亂已是力不從心,以所謂“太子站 8.31 事件”半周年為名的暴亂,組織者全力動員也不過百多人,這些人遇到防暴警察幾乎都是“一戰即逃”,搞不起大風浪。

 

第二,堅守法治底線,促進和諧穩定。習主席關於香港當前問題的講話,既強調嚴正執法、止暴制亂,又提醒“家和萬事興”,並說“沒有和諧穩定的環境,怎會有安居樂業的家園”。這表明,針對香港持續的暴亂,中央對於“香港再出發”,提出了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要堅守法治,堅決止暴制亂。正如駱惠寧主任所說,突破了法治和文明的底線,對社會只會帶來災難性破壞。二是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引領所有真正關心香港、愛護香港的人共同珍惜香港這個家,通過吹和風帶動香港重回發展正軌。

 

發揮好“一國兩制”這一最大優勢

 

中央清楚知道,許多香港市民在涉及修例爭議的問題上有不同看法,甚至存在尖銳對立,但並非是反對“一國兩制”。中間派組織新思維今年 1 月 16 日公布以參與反修例的示威者為對象進行的民調顯示,近八成受訪者支持“一國兩制”,僅 6%支持“港獨”。中間派智庫民主思路今年 2 月 17 日公布的民調也顯示,73%的受訪者支持 2047 年後延續“一國兩制”。

 

習主席在會見港澳慶祝改革開放 40 周年訪問團講話時強調,“一國兩制”是香港的最大優勢。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將“一國兩制”作為國家治理必須長期堅持的十三條顯著優勢之一,充分體現了中央對實施“一國兩制”的信心和決心堅定不移。習主席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 20 周年大會講話中明確要求,既要把實行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地建設好,也要把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香港建設好。從這些論述可以看到,中央希望“香港再出發”,最重要的還是香港市民不要忘記:“一國兩制”構想,就是要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保留香港的特色和優勢,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希望香港各界發揮好“一國兩制”這一最大優勢,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贏得發展機遇、獲得成長空間,寫下“香港好、國家好;國家好、香港更好”的嶄新篇章!盧文端:聚焦發展 堅守法治 發揮好“一國兩制”最大優勢

 

(作者係全國僑聯副主席、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4月號

 


 

紫荊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莫潔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