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回落,本周內(4月26日、27日、28日)連續3天出現零確診,亦是9日以來的第5次零增長。
今日(4月28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涉及第599C章的法例,即內地入境人士強制檢疫14日的安排會延長一個月至6月7日。不過,部份人士可獲豁免,包括跨境學童及相關跨境上學服務提供者;關乎香港經濟發展的人士,他們需要提供證明文件。
另外,第599D章涉及向醫護如實披露旅遊史、病情的規例生效時間則延長至8月31日。兩項新措施將在今日稍後刊登憲報,4月29日零時零分生效。
林鄭月娥表示,自2月8日開始,衞生署就內地、澳門或台灣抵港人士一共發出約97700張檢疫令,到目前為止沒有一個人確診;而從外國地區抵港的人士,衞生署自3月19日共發出約65000張檢疫令,之後多達431人確診。可見內地、澳門和台灣在控制疫情方面的成效,遠較不少外國地區為好。
特區政府表示,鑑於疫情最新情況,決定放寬公務員在家工作的安排,並會分兩階段復工,首階段復工為下周一(5月4日),屆時絕大部分政府部門會回復正常,包括有關公共服務的櫃台、查詢及登記服務,至於第二階段的全面復工則稍後經評估後再公布。
林鄭月娥:港府會以科學客觀評估
是否需要放寬防疫措施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自從4月1日起香港每日新增個案維持個位數水平,有4日更是零確診,不少人提出港府需檢視現行嚴控措施,林鄭認同是理所當然,因為社會需為每一項嚴控措施付上經濟及社會民生等的代價。
林鄭重申,過去的防疫措施分為2大類,包括管制人員進出香港及維持社交距離,感謝市民的理解,又指措施有時限,不可能認為公共衛生危機長期存在,需要重新檢視相關措施是否仍需繼續。
林鄭強調因應疫情,早前實施控制人員進出香港,及限制社交距離的措施,並成功將確診數字壓下去。林鄭認為,在檢討是否放寬防控措施上,需要在公共衞生、香港經濟及市民承受程度等三方面作考量,又強調疫情會出現反覆,在疫苗面世和大部分人免疫之前都需要嚴陣以待,故港府不會一下子放寬措施,而是逐步放寬,但有需要時又會再收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