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社評|推動香港再出發 要敢於發聲勇於亮劍善於行動

|本刊評論員

紫荊社評|推動香港再出發 要敢於發聲勇於亮劍善於行動

去年“修例風波”帶來的黑色暴亂,重創香港繁榮穩定。黑暴尚未完全平息,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又嚴重影響香港經濟民生。當此前所未有之困局,儘快恢復秩序,發展經濟,實現香港再出發,成為全港各界的最大共識。在特區政府和全體市民的同心努力下,疫情防控成效明顯,香港走上再出發之路日漸可期。
 
然而,不論是抗疫嚴峻的前期,還是疫情平穩的近日,反對派全然不顧民生所繫,悍然發動醫護罷工、肆意操弄立會“拉布”、煽動街頭非法集結,甚至明目張膽在社交平台“預告”今後一段時期的亂港日程,令廣大市民尚未擺脫疫情,又要步入黑暴“攬炒”的陰霾之下。嚴峻的現實逼迫香港作出選擇:是對黑暴委曲求全、容忍退讓,還是迎難而上、再次出發?
 
“以鬥爭求團結則團結存,以退讓求團結則團結亡”。任何負責任、識大局的愛港力量,必須認識到,對黑暴“攬炒”的威脅一味妥協退讓換不來穩定,相反會賠上全體香港人的福祉。因此,必須對危害“一國兩制”的醜惡現象敢於發聲,對突破法治底線的亂港分子勇於亮劍,對有助香港發展的思路措施善於行動。只有迎難而上,香港才能再次走上繁榮穩定的正途。
 
長期以來,香港反對派為一己政治私利,罔顧事實、顛倒黑白、造謠詆毀、混淆視聽,把香港攪得烏煙瘴氣、人心惶惶。尤其在“修例風波”中,他們更是用盡這些伎倆,鼓吹“違法達義”歪風,把暴力當勇武,把違法當驕傲,蠱惑人心,毒化青少年,以期達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我們再不能閉目塞聽,任其搖唇鼓舌,必須敢於發聲,批駁歪理邪說,明辨是非正誤。
 
連月來,立法會公民黨議員郭榮鏗主持內委會主席選舉時濫用職權、拖延程序,導致內會停擺,以致歷經半年召開15次會議也沒有選出主席,令大量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法案無法及時審議,也未能處理兩年多前就已經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的國歌法本地立法工作。國務院港澳辦和香港中聯辦紛紛發聲譴責,認為其表現違背誓言,亦涉嫌公職人員行為失當。“兩辦”的發聲引起反對派的反撲,他們故伎重演,曲解基本法,鼓噪“中央干預香港自治事務”。但真理越辯越明,“兩辦”和特區政府的鮮明立場,社會各界的廣泛討論,清晰揭露了郭榮鏗之流違背誓言、嚴重濫權的蓄意惡行,揭開了反對派外引干預、對抗中央的醜陋面目;清楚表明了“兩辦”是中央政府授權處理香港事務的機構,完全有權力、有責任對涉及中央與特區關係事務、“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正確實施、政治體制正常運作和社會整體利益等重大問題行使監督權。
 
自己的家園要自己守護,如果所有人都明哲保身,在惡行面前三緘其口,只會令亂港勢力愈加猖狂,令香港雪上加霜,最終沒有人能獨善其身。對反對派破壞香港繁榮穩定的言行,香港的愛國愛港力量要敢於發聲,敢於揭露,傳播真相,弘揚正氣,使廣大市民認清反對派“只破壞不建設”的醜惡本性,認清亂港派企圖把香港高度自治變成完全自治、把香港變成獨立半獨立政治實體的癡心妄想。
 
紫荊社評|推動香港再出發 要敢於發聲勇於亮劍善於行動
走出困境再出發是香港各界的共同期盼和最大共識
 
當前,香港黑暴日漸式微但隱患未除,反中亂港的宵小之輩不時上演一出出鬧劇,不停觸碰法治底線,危害穩定大局,損害市民利益,甚至做出殺人放火、爆炸投毒的惡行。對此就不僅僅是要敢於發聲,更要勇於亮劍,拿出法律武器給予嚴懲。
 
不久前,香港警方依法對黎智英、李柱銘、李卓人、梁國雄、何俊仁、吳靄儀等15名犯罪嫌疑人予以拘捕,他們涉嫌去年“修例風波”期間非法集結、非法遊行。該15人長期“反中亂港”,帶頭鬧事,劣跡斑斑,儘管拘捕行動姍姍來遲,但市民表示大快人心,認為是“遲來的公義”,多個市民團體甚至自發到警察總部外慶祝。這是一場證據確鑿、程序正當的拘捕行動,屬於香港行使獨立司法權的內部事務,但美英政府及一些西方政客卻妄加置喙,將嫌疑人參與“非法集會”美化成民主行動,甚至公然要求香港警方撤銷控罪,這是對香港法治和司法獨立的嚴重踐踏。香港反對派也再次使出抹黑執法機關的伎倆,將這次拘捕誣衊為“政治清算”。須知,香港是個言論自由的社會,更是一個法治社會,表達意見必須守法,犯法就要繩之以法,所謂玩火者必自焚。
 
法治不分高低貴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沒有違法而不受追究的特權,這是法治社會的基本準則。英國著名法官丹寧曾經說過,一個人不論其身份多重要都不能凌駕於法律之上。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回應這次拘捕行動時說得好:“我們不理會被捕者是什麼背景,不理會他們是何等有權有勢,不理會其是否操控着傳媒,只要有人犯法,我們就去執法。”法治不相信“法不責眾”。如果違法行為得不到應有懲治,引來的會是更多效仿。違法行為就像新冠病毒,不及時殺毒治療,病毒就會迅速擴散蔓延到整個社會機體。法治也不能選擇性執法。不久前,中西區區議會主席鄭麗琼因涉嫌在社交媒體上發布鼓吹暴力及煽動仇恨的言論,涉嫌“作出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行被拘捕,反對派誣衊警方是用港英時代的過時法律“政治打壓”。他們豈不清楚,被其奉為神明的美國憲法、英國大憲章,早已有幾百年歷史。警方對載列現行《刑事罪行條例》的有效法律,豈能選擇性不予執行?
 
古人云,亂世須用重典,可能已不符合現代法治的發展。但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正是現代社會國際通行的法治原則。法治是香港的生命線,法治得彰則正氣存,正氣長存則香港穩。特別是面對當前反對派瘋狂的違法暴行,警方只能嚴守法治之道,只要掌握充足證據,就應立刻執法,而法庭對於積壓的大量案件,完全可以依法組織特別法庭進行審判。
 
一個行動勝於一打綱領。香港回歸以來,每次遇到金融危機、疫情衝擊、社會動盪,中央政府都會實實在在地支持,香港同胞也都能在特區政府帶領下,團結奮鬥,勇闖難關,再創輝煌。當前,香港面臨的困難局面前所未有,但國家的強大和支持力度也前所未有。只要香港同胞迎難而上,坐言起行,就沒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特區政府果斷推出科學措施,廣大醫護謹守前線,建制派議員團結一致力促通過防疫抗疫基金撥款,各界齊心協力扶弱助困,香港抗疫成效有目共睹,贏得了世界尊重。抗疫需要行動,戰勝黑暴再出發同樣需要見之行動,善作善成。唯有行動,目標明確,周密籌劃地打出精準的“組合拳”,方可破除困局,突出重圍,揚帆而行。
 
要堅定沿著“一國兩制”的正確道路前行。“一國兩制”是解決歷史遺留的香港問題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回歸後保持長期繁榮穩定的最佳制度安排。“一國兩制”是香港社會“最大公約數”,團結一致再出發,起點是堅持“一國兩制”,道路是實踐“一國兩制”,方向是完善“一國兩制”,這一點絕對不會變、不動搖,不變形、不走樣。要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發展是第一要務、民生之本。香港要發揮自身優勢,搶抓“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機遇,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努力構建創新科技等新的增長點,通過經濟發展來化解土地房屋、貧富差距、勞工權益保障等深層次矛盾,以發展惠民促繁榮穩定。要多策並舉加強青少年教育。“修例風波”中因違法被捕的人裡約四成是學生,我們不得不承認香港在青少年教育方面出了問題。青年是香港的未來,是祖國的未來。香港再出發亦迫切需要加強對青少年的憲法和基本法教育、國情國史和中華文化教育,增強他們的國家意識和法治精神。
 
走出困境再出發是香港各界的共同期盼和最大共識。行文之時,坊間傳聞香港千餘名各界精英正在籌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這無疑是令人振奮的港人之福。我們堅信,只要上下同欲,市民同心,敢於發聲,明辨是非;勇於亮劍,維護法治;善於行動,建設香港,香港一定能夠再次煥發蓬勃生機,香港的明天一定更美好!紫荊社評|推動香港再出發 要敢於發聲勇於亮劍善於行動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5月號

紫荊社評|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輯:李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