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主席在3月16日出版的《求是》雜誌發表重要文章《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指出,要統籌病毒溯源及其傳播途徑研究,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開展流行病學和溯源調查,提高精準度和篩查效率。病毒溯源和傳播途徑研究,對整個疫情防控至關重要。
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同乘患者查詢、人群智能測溫、智能醫護機器人……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通過與交通、醫療等領域的深度融合,被廣泛應用於疫情監測、防控救治、便民生活、復工復產等領域,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發揮了不可小覷的作用。

各地陸續復工以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成為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同時加強疫情防控的重要方式。圖為3月3日,進入廣州國際金融中心的復工人士排隊通過紅外測溫儀(圖:新華社)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各地將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運用到疫情防控中,通過追蹤移動軌跡、建立個體關係圖譜等,對疫情傳播路徑進行精準定位,精細掌握流動人員信息,大大提高了抗擊疫情的精準化水平,為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通過電信大數據,為全國疫情防控提供動態人員流動信息,服務國家對整體疫情態勢的預測預警,有效支撐地方對疫情的精準防控和精準施策。國家衛健委聯合鐵路、民航等部門,依托國家“互聯網+監管”系統,匯集乘客出行購票等相關數據,上線了“同乘患者查詢”的服務系統。乘客通過輸入身份信息,可以查詢自己前後三排同乘者是否有確診病例,方便乘客精準了解是否與確診患者存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的交匯。
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多家企業建立了大數據查詢發布平台和疫情辟謠平台,及時更新有關疫情的消息,更加高效地傳遞疫情防控信息。多家地圖應用平台迅速推出利於疫情防控的出行指南,以滿足用戶在疫情時期的出行需求。以百度地圖為例,其“肺炎疫情期出行管控消息速報”頁面實時更新疫情最新消息動態,聚合疫情期間人口遷徙地圖、全國實時路況、發熱門診查詢、疫情小區查詢、駕車出行信息、公交出行信息等功能,幫助民眾更直觀地了解疫情實時動態,掌握防治應對方法。
科大訊飛、百度等公司推出針對疫情防控的智能外呼平台,用智能機器人代替人工打電話,自動詢問受訪者關於疫情的情況,快速對受訪者的健康情況進行篩查與跟進隨訪。
京東雲推出“市民疫情隱患上報系統”,設有圖片、文字上傳功能,市民可隨手拍隨手上報,發布位置可自動實現地理位置定位,政府管理機構可即刻獲得市民上報的信息,針對疫情信息展開大數據分析和實時決策。
為應對火車站、地鐵站等人流密集場所的疫情排查工作,百度、曠視科技等公司推出AI 測溫系統,可對一定面積內多人額頭溫度同時進行測溫,並快速篩選及預警,往來者無需停留、也無需摘下防護用具即可測溫。既減少了監測人員的感染風險,又提高了人流聚集處的測量效率,為公眾防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多地開展公共場所掃碼出入制度,通過大數據記錄個人在公共場所的行蹤,對可能的疫情進行溯源和監測。圖為2月15日,在雲南省昆明市怡園小區門口,一名快遞員掃碼進入小區(圖:新華社)
面對嚴峻的疫情,快速、精確的診斷對於疫情控制尤為重要。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被充分應用到病情診斷的過程中,以輔助醫生判斷病情,縮短確診時間。
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的診療方案第五版,CT 影像臨床診斷結果也可作為新冠肺炎病例判斷的標準。多家醫療AI企業陸續推出了“CT+AI”的新冠肺炎輔助診斷系統。阿里達摩院和阿里雲共同研發的“新冠病毒肺炎AI輔診助手”,可以在20秒內準確判讀新冠疑似病例的CT圖像,根據紋理特征自動判斷患新冠肺炎的概率,並計算病變體積,為醫生提供診斷參考。在減輕醫生壓力的同時,大大提高了臨床診斷的效率,讓患者能夠得到更及時的治療。該系統最早應用於鄭州的“小湯山醫院”(鄭州岐伯山醫院),現已在湖北、上海、廣東、江蘇等十多個省市的醫院“上崗”。截止2月23日,該系統已對3萬多個臨床疑似病例進行了診斷,準確率達到96%。此外,阿里雲在疫情期間向全球公共科研機構免費開放一切AI算力,以加速新冠肺炎新藥和疫苗研發。
浙江省疾控中心借助阿里達摩院研發的 AI 算法,上線了自動化全基因組檢測分析平台。該檢測技術通過對疑似病例的病毒樣本進行全基因組序列分析比對,能夠有效防止病毒變異產生的漏檢,並將疑似病例的基因檢測分析從之前的幾個小時縮短到半小時,大幅提高疑似病例的確診速度和準確率,還能精準檢測出病毒的變異情況。
在輔助醫療方面,5G+遠程醫療的應用也極大地提高了防疫效率。1月31日,中國電信和華為完成了武漢火神山醫院首個“遠程會診平台”的網絡鋪設和設備調試。2月3日,該平台正式投入使用。通過這一平台,可將全國各地的優質醫療專家資源匯集線上,為疫情重災區和偏遠地區的患者救治提供遠程會診指導和技術支持。在提高病例診斷、救治效率與效果的同時,一定程度上緩解醫護人員調配緊張、超負荷工作等問題。
為有效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降低發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機器人成為了抗擊疫情的一線隊員。在武漢的醫院中,經常能見到智能醫護機器人的身影。這些機器人可以在醫院大廳導診、宣傳防疫知識,在病房內進行醫藥配送,也可以按規定路線完成消毒清潔任務。由鍾南山院士團隊參與研發的新型智能化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已於2月28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正式應用於受試者的檢測。該系統由蛇形機械臂、雙目內窺鏡、無線傳輸設備和人機交互終端構成,機器人以遠程人機協作的方式,能夠快速、輕柔地完成咽部組織採樣,大大降低了醫務人員感染的風險,又提升了生物樣本採集的規範性。

濟南西高速公路收費站車輛通道設置“槐蔭防疫”二維碼,智能化採集司乘人員信息,減少人工統計車輛人員信息、填寫表格產生的工作量,實現車輛通行快速、數據採集準確、統計分析科學,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圖:新華社)
受疫情的影響,線上購物成為了不少人的選擇。盒馬鮮生、每日優鮮、京東到家、天貓超市等多家電商平台,紛紛推出無接觸配送服務。京東、順豐、美團等多家公司推出無人配送機器人、無人機等方式,確保物流配送的正常進行。“白犀牛”科技公司提供的“無人車配送”在北京市海淀區溫泉鎮的“佳苑便民外賣超市”落地,在線下單後,無人車可將商品配送至小區門口,居民確認身份後,打開相應車門即可取貨。美團推出“無人配送防疫助力計劃”,聯動美團買菜的無人配送車在北京市順義區多個社區落地,不僅緩解了配送運力,又降低了面對面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就醫方面,國內多家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聯動全國各地的醫生開展線上諮詢、線上問診、健康科普、心理援助輔導等服務。好大夫在線、丁香園、春雨醫生、平安好醫生等企業集結了多個領域過萬人醫療專家資源,為患者提供免費問診,為疫情期間百姓在家就醫提供便利。同時為防疫一線的醫生、護士等開通了熱線服務,提供心理疏導。高德地圖聯合蜂鳥跑腿、叮當快藥、UU 跑腿等合作夥伴,在全國超過 200 個城市上線“無接觸”藥品配送小程序,為廣大用戶提供快捷、安全的足不出戶送藥上門服務。阿里健康在淘寶 APP上線“買藥不出門”服務,通過線上問診開方、藥品配送到家的互聯網就醫方式,滿足慢性病患者需求,減少用戶外出增加被傳染的風險。
疫情發生後,電梯作為密閉空間,更容易成為交叉感染的危險場所。為避免電梯按鈕成為病毒傳播的“溫床”,多家科技企業開發了無接觸式智能語音電梯,使用者通過語音識別就可以快速、便捷地操作電梯,完成“上下行”、“電梯開關”、“取消樓層”等全部乘梯操作。安徽一家企業開發了空氣成像無接觸電梯按鈕終端,該設備採用無介質空中成像技術,在空氣中虛擬一個電梯按鈕的屏幕,使用者只需點擊該空氣屏幕,就能抵達想去的樓層。這些“無接觸”的操作大大減少了電梯接觸式病毒傳播的風險,增強了便民出行手段。
隨著各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大量務工人員返崗,預防人員流動帶來的交叉感染,成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
返程高峰來臨前,浙江在全國範圍內通過支付寶率先上線健康碼功能,用戶通過在線申報,生成個人專屬的二維碼,可作為出入通行的電子憑證。健康碼分紅黃綠三色,持綠碼者進出掃碼通行;持黃碼者,要進行7天的集中或居家隔離,在連續7天正常健康打卡後,將轉為綠碼;持紅碼者要實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離,連續申報健康打卡14天後,將轉為綠碼。居民不再需要重複填報健康表格,也為高速路口、小區卡口等地方的工作人員增加了便利,降低了感染風險。目前,健康碼已在全國迅速推廣普及。
為了簡單、快速、準確地證明自己過往14天內的行程信息,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三家電信企業,利用電信大數據推出“通信大數據行程卡”服務,為全國16億手機用戶免費提供其本人過去14天內停留4小時以上的到訪地查詢服務,用戶掃描二維碼,輸入手機號、驗證碼並確認本人授權即可查詢。可幫助各地方、各單位及時識別外來及返工人員帶來的風險,方便政府精準施策,幫助各地科學、高效安排復工復產工作。
國家電網通過電力大數據對城市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分析預測。電網企業通過採集每天企業生產的用電量數據,與企業歷史上正常生產時的日均用電量比較,利用大數據進行分析、計算形成的指數,動態監測、精準分析企業復工復產的情況。
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下的“安全復工”,百度地圖與北京市交通委取得合作,上線地鐵客流量查詢服務,用戶可以通過百度地圖隨時查看地鐵車廂的擁擠程度。用戶只需要輸入目的地,選擇公共交通出行並點擊方案詳情頁,即可查看所要乘坐地鐵線路當前的乘車擁擠程度,從而選擇合適的出行方式。
面對本次疫情引發的延期開學和復工,釘釘、企業微信等協同辦公軟件紛紛對自己的功能進行擴容。除開放即時溝通、音視頻會議、多人在線文檔編輯等功能的遠程辦公協作系統外,還推出線上教學功能。該功能支持直播、錄播等多種觀看課程的形式,具備在線授課、在線批改作業、在線考試等功能,免費為學生搭建起“雲課堂”,讓學生們在家也能開展學習。此外,釘釘和企業微信還可對用戶的健康信息進行收集,如幫助企業收集員工的健康信息、幫助學校收集學生的健康信息,做到對疫情的有力防控。據介紹,釘釘聯合河南聯通從2月初開始,已為全省12個地市政府部門搭建了復工審批平台,推動了生產生活秩序有序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