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稿】梁振英:青年人參與共同發起 大聯盟為青年解困


5月5日,由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梁振英擔任總召集人,全港1,545位社會各界人士擔任共同發起人的“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下稱“大聯盟”)正式成立。大聯盟旨在團結各界人士,凝聚共識,為香港尋找出路。近日,總召集人之一的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本刊文字專訪,介紹了大聯盟近期有關青年人解困的工作計劃。


| 全國政協副主席   梁振英 

【紫荊專稿】梁振英:青年人參與共同發起  大聯盟為青年解困

【紫荊專稿】梁振英:青年人參與共同發起  大聯盟為青年解困

5月5日,擔任“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召集人的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與梁振英出席成立儀式發布會(圖:新華社)


逾百名青年成為共同發起人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的名稱本身就說明了大聯盟成立的目的和工作方法。經過大半年的“攬炒”和幾個月的新冠病毒疫情,香港在社會、經濟、民生等各方面都需要“再出發”,而要成功地“再出發”則必須在最大程度上團結社會各階層、各界別和各年齡層的香港人,只要認同我們的宗旨,都可以並肩工作,為香港共同努力。


在擬定共同發起人名單的時候,我和董建華先生力求名單的組成有比較好的代表性,而且要特別重視青年人的參與。因此1,545位共同發起人當中,有超過100位在校的大專學生或剛畢業幾年的青年人。青年朋友踴躍參加,是可喜的現象。

 

協助應屆畢業生渡過“就業難”關


大聯盟正式成立後,馬上籌劃的一項工作就是協助應屆持各級學歷的大專畢業生渡過“就業難”的難關。由於“攬炒”和疫情的雙重打擊,今年畢業生的高失業率將是兩代香港人未見過的。不少大專同學表示,今年至少有一半各級學歷的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外國的經驗說明,畢業生如果在大半年內找不到工作,履歷上“工作經驗”一欄出現空白,到了明年就很難和明年的畢業生競爭,而且會出現畢業生人數和職位空缺的比例由一比一,變成二比一的激烈競爭現象。


為了協助應屆持各級學歷的大專畢業生,大聯盟的秘書處和我連續兩周舉辦座談會,聽取共同發起人當中的學生代表和其他青年朋友的意見和建議,深入探討他們在今年特殊形勢下,對就業、培訓、實習和參加義務社會工作的需要和想法。我們以“聽”作為擬定工作計劃的起點,希望日後推出的計劃能夠切合青年人的需要。


由於畢業生人數眾多,而且學歷多種多樣,因此大聯盟準備不拘一格地創造就業、培訓、實習和參加義務社會工作的機會,同時也希望青年朋友能夠跳出固有的傳統框框。在兩次座談會上,我聽到有同學們願意迎難而上,幾個人結合力量小本創業,但需要有經驗的人引導;有同學表示願意做義工,整理部分鄉郊地區的髒亂;也有同學願意去“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以至中國內地的偏遠城市就業。大家都有共識,就是無論如何,畢業後要避免投閒置散,避免學有所成之後無所事事,否則對個人、家庭和社會都會有負面影響。

 

【紫荊專稿】梁振英:青年人參與共同發起  大聯盟為青年解困

大聯盟舉辦的座談會上,有同學表示願意到大灣區的內地城市就業。圖為深圳前海


大多數青年人是可造之才


大聯盟會在短期內向共同發起人和全港僱主提出請求,希望大家可以為應屆持各級學歷的畢業生提供各種機會,集腋成裘,在最大程度上提供協助。在“修例風波”後,我知道有些僱主對協助或聘請應屆畢業生有各種各樣的顧慮,但我認為大多數青年人是可造之才,違法犯罪的只是小部分。幾年前我將專欄文章結集成書,以“如果是你的子女”作為書名;今年,我希望大家能夠把畢業的同學看作自己的子女,支持大聯盟,為青年人解困,為社會儲才。【紫荊專稿】梁振英:青年人參與共同發起  大聯盟為青年解困

(大小標題係編者所擬)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6月號

紫荊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莫潔瑩、李博揚
編輯:林知懷、邸倩

一鍵下單,訂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