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專訪】商務部部長鍾山:降低疫情影響 推動中國商務高質量發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受到較大衝擊,外貿外資受到一定影響,一些外貿企業因沒有訂單面臨困境。如何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如何幫助外貿企業渡過難關?如何保障疫情期間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應?商務部部長鍾山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將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商務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推動中國商務高質量發展,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文|本刊記者 莊蕾
商務部部長鍾山
疫情期間中國市場供應總體充足
價格基本穩定
疫情期間,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的供應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一些國家出現了斷貨搶購的情況,中國在市場供應方面做得如何?鍾山表示,保障全國生活必需品的供應,這事關民生,也事關打贏防疫防控阻擊戰,任務非常艱巨。“疫情期間,中國市場的供應總體來說是充足的,基本沒有出現斷供、脫銷,價格基本上是穩定的。”鍾山說。
鍾山稱,疫情期間,商務部確保了重點地區的供應。重點地區是武漢市、湖北省,還有北京市。據介紹,1月23日,商務部建立了九省聯保聯供機制,這個機制主要的目的是及時了解供需情況,及時幫助重點地區生活必需品的供應,實現高效調配。同時,商務部為了落實好供應保障的各項工作,派出了三批工作組駐武漢協調,主要是做協調和監督的工作。
“在疫情的這段時間,武漢缺什麼、需要什麼,九省聯保聯供機制就發揮作用了。舉一個例子,疫情暴發的時候武漢蔬菜不夠,在2天內重慶送了400噸蔬菜到武漢。在這段時間,武漢市一次性的飯盒不夠,湖南10個小時就組織好了。”鍾山繼續介紹道,廣西、山東、雲南這些蔬菜生產大省,都向武漢送蔬菜、生活必需品,有的還開通了專列。在九省聯保聯供機制運作起來以後,疫情期間,武漢市、湖北省生活必需品供應基本上是充足的。“除了湖北省還有其他八個省,寧可自己供應緊張一些,只要武漢、湖北需要,他們優先供應給武漢、湖北,特別是在武漢離漢通道關閉期間,武漢市供應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的。生活必需品比如米麵油、肉蛋奶、水果蔬菜,基本上是超過一個星期,最高的超過30天,是大大高於全國保障平均水平的。”鍾山說道。
此外,商務部還建立了全國日報機制,對八類重點生活必需品加強市場監測。鍾山表示,什麼地方庫存少了,缺什麼,少多少,每天都及時掌握。同時,為了使得全國的物資供應有保障,商務部還確定了500家重點保供企業,這些企業既有生產企業,也有批發商、零售商、電商、運輸企業,什麼地方供應不足了很快就會補上。“比如在北京,當時方便麵庫存緊張,立即就組織了200萬桶方便麵。還有北京的肉在疫情期間不夠了,立即調運。其實全國都是一樣,什麼地方什麼商品缺了,可以立即調運。”鍾山認為,總的來看,全國市場保供是有力有效的。
疫情期間,商務部確保了重點地區的供應,建立了九省聯保聯供機制,實現高效調配。廣西、山東、雲南這些蔬菜生產大省,都向武漢送蔬菜、生活必需品,有的還開通了專列。圖為2月17日,福建省援助武漢的首批300噸蔬菜,搭乘中鐵特貨冷鏈專列由福州東站出發(圖:新華社)
鍾山指出,疫情發生以後,特別是武漢市社區封閉管理之後,有段時間有一些物資進不了城、到不了家,居民買東西難的問題比較突出。在此情況下,武漢市、湖北省、中央各部委齊心協力,組織企業開展團購,減少出行的次數。此外,商務部還組織了“蔬菜包”送到城區、居民區。在各方支持下,組織了1,100多輛汽車,從郊區拉到城區,從城區再送到社區、居民區。同時還組織了2萬多名志願者,把這些“蔬菜包”、團購物品送到社區裡面,有些送給社區裡面的工作人員,大大保障了群眾生活必需品的需要。
“六穩”“六保”穩外貿
隨著全球疫情的蔓延,國際市場需求大幅下降。鍾山用“前所未有”來描述中國今年外資外貿所面臨的困難局面。他表示,商務部將按照“六穩”“六保”的要求,全力做好穩外貿工作。
鍾山提到,受疫情影響,企業面臨困難,比如資金緊張,訂單下降,產業鏈、供應鏈風險上升。前期這些外貿企業有訂單出不去,因為物流不暢通;後期有生產能力了,但是沒有訂單了,給企業造成了很大困難。
“商務部分析了這些困難,有些困難企業通過自身努力可以解決,有些困難需要政府幫助。比如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等方面,都需要政府支持和幫助。從最近的情況看,一些政策措施發揮了積極作用。”鍾山舉例說,現在的出口退稅速度加快了,原來要十幾天,現在縮短到一個星期左右,這樣有利於企業資金周轉。再就是擴大企業信貸規模,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的問題。擴大信用保險覆蓋面,現在中國信保已經為11萬家企業提供了幫助。針對外貿企業出口受阻的問題,鍾山表示,外貿企業原來多數是單一做出口的,現在出口受阻之後,政府支持他們出口轉內銷。這項工作現在見到了成效,4月份出口企業內銷額增長17%,這說明優質的外貿產品同樣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
鍾山認為,由於疫情影響國際市場需求下降,但不等於沒有需求,也不等於沒有市場。“我們要鞏固傳統市場,開拓新興市場,‘西方不亮東方亮’,現在有些國家需求大幅下降,但是我們還有別的市場。”鍾山進一步介紹道,前4個月,中國進出口總額下降了4.9%,但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逆勢上揚,佔比大幅度提升。還有東盟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我們要在擴大出口的同時積極擴大進口,籌辦好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滿足國內生產生活的需要。同時,也將進一步促進全球開放合作。”鍾山表示。
大唐不夜城步行街位於陝西省西安市大雁塔腳下,近年來,該步行街突出歷史文化特色,以唐代元素為主線,創新打造文化濃厚的現代時尚街區,已成為西安旅遊新地標。圖為1月17日,遊客在大唐不夜城步行街遊覽(圖:新華社)
近幾年,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方式等發展很快。鍾山透露,今年將加快推進試點,特別是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從原來的59個擴大到105個。要支持這些新業態發展,培育外貿新動能,使這些新模式新業態成為外貿發展新亮點。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擴大開放
全球疫情的蔓延對全球跨國投資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利用外資也面臨著巨大挑戰。如何穩定外資?鍾山回應表示,越是困難的時候,就越要擴大開放。要不斷放寬市場准入,縮減負面清單,擴大服務業的開放。“這些工作有些已經在做,有些即將開展。我們要增強區域協同開放,全面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戰略實施,促進區域互動開放,帶動全面開放。”鍾山介紹說,要加大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的對外開放,這些地區的發展環境越來越好,國家對這些地區還有很多支持政策,鼓勵更多的外商到中西部地區、東北老工業基地進行投資。
鍾山介紹,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是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要把這些開放平台建好,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2013年以來,建立了自貿試驗區18家,這18家自貿試驗區利用外資佔全國的15%,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驗成果。下一步,要擴大自貿試驗區的範圍,賦予自貿試驗區更大的改革自主權,推動出台新的開放舉措。同時,要加快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建設。
“這幾年,我們國家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2019年,中國營商環境世界排名從第46位提升到31位,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鍾山提到,今年要重點把外商投資法落實好,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護外商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產權,增強外商長期在中國投資的信心,讓外商願意來、留得住、有發展。
鍾山強調,中國利用外資的優勢是很明顯的,中國有豐富的、高質量的勞動力資源,中國有完善的產業配套能力,中國有14億人口的市場。“我相信,聰明的企業家不會放棄龐大的中國市場。”鍾山說。
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等措施
擴內需、促消費
最近消費市場開始逐漸回暖,如何促進消費?鍾山回應稱,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消費連續6年成為經濟增長的第一拉動力。商務部將通過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推進步行街改造提升、發展生活服務業等措施來擴大內需、促進消費。
鍾山稱,中國有很多便利店,但總體來說水平不高。全國現在只有13萬家連鎖便利店,數量還是大大不夠,不能滿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未來要重點優化布局,推動便利店連鎖化發展。菜市場也是如此,社區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菜場,但是有好有差,總體水平也還不高。下一步,要推進菜市場標準化改造,改善環境,豐富品種,提高質量。
“步行街對城市的消費影響很大,示範性也很強。”鍾山詳細介紹道,2018年底,商務部在全國啟動了11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取得比較好的成效。11條步行街去年總客流量超過9億人次,增長了22.6%,實現營業收入1,250億元人民幣,增長17%。下一步將啟動第二批試點,努力把步行街打造成為消費升級的平台,高質量發展的載體,對外開放的窗口。
此外,商務部還將重點發展生活服務業。鍾山指出,這幾年,生活服務業發展較快。疫情對餐飲、家政這些服務業衝擊很大,前4個月,餐飲收入下降了41%,家政服務收入也大幅度下降。要幫助這些企業克服困難,渡過難關,推動這些產業發展。餐飲業既是傳統產業,也是朝陽產業,“民以食為天”,中國餐飲業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發展空間。餐飲業佔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11%,吸納就業2,100萬人,要大力支持各地餐飲業發展,推動餐飲業更加綠色、健康、安全。
另一個重點是家政服務業發展。“家政服務一頭連著農村,一頭連著城鎮,中國家政服務的資源很豐富,農村有大量勞動力,城市又有大量需求。去年我們國家的家政服務業收入超過6,900億元人民幣。”鍾山指出,下一步要繼續做好這項工作,商務部建立了家政服務信用平台,目的是規範家政企業的經營行為,更好保障家政從業人員的權益,更好服務城市家庭。
電商扶貧實現貧困縣全覆蓋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商務部如何應對疫情影響,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鍾山表示,三年多來,商務部持續推進五項商務扶貧舉措,取得積極成效。去年,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推動電商扶貧實現了對國家級貧困縣的全覆蓋。這項工作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視,也得到貧困地區廣大群眾的好評。去年,全國貧困縣網絡零售額達到2,39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
“電商進農村確實是讓農民受益,中國人口多,國土面積大,尤其是一些山區,交通很不便,過去有一些好的農產品、特色產品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不靈,賣不出來,城裡有需求也買不到,電商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鍾山說,“農村有一些水果蔬菜,包括農家的雞蛋,在城裡是有很大市場的。”
鍾山向記者舉例說,甘肅環縣有一家農戶,父親養了一輩子的羊,過去羊只能賣給羊販子,兒子大學畢業以後回家創業,通過電商打開了羊的銷路。去年他除了把自家的羊賣了,還把周邊村的羊也幫他們一起賣,大概賣了13,000隻羊,銷售收入超過2,000萬元人民幣。今年商務部還將加大電商扶貧力度,推動貧困地區電商發展,帶動貧困地區500萬農民就業增收。
鍾山介紹,在家政扶貧方面,商務部開展了“百城萬村”家政扶貧,幫助100多個城市家政企業與廣大的貧困村進行供需對接,帶動農村和貧困地區50多萬人就業。“去年我到四川廣安調研,走訪一家脫貧戶,這個女主人是做家政的,她說政府幫助她在城裡找到了家政的工作,所以她們家裡增加了收入,全家脫貧了。她又在村裡帶動8個姐妹進城務工做家政,大家都很高興,也很滿意。”鍾山稱,今年家政扶貧力度要進一步加大,要帶動農村和貧困地區就業達到70萬人。
此外,對外勞務扶貧、產業扶貧、邊貿扶貧這些工作都在全面展開。鍾山進一步介紹道,在對外勞務扶貧方面,中國去年在境外的勞務人員99.2萬人,其中貧困縣超過5萬人。在產業扶貧方面,通過開展農超農批對接,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邊貿扶貧方面,去年邊境貿易額達到了515億美元。同時,商務部還為邊境經濟合作區提供幫助,帶動就業超過18萬人,促進了興邊富民。
最後,鍾山強調,脫貧攻堅任務緊迫艱巨,商務部將扎實做好五項商務扶貧工作,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多作貢獻。
紫荊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