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 【紫荊專稿】曹俊生:焦作太行 雲台山水 2020 年 6 月 29 日 當代詩人舒婷在遊歷焦作之後,在文章中形容焦作風光“山可比張家界,水可比九寨溝”。這與人們印象中的那個有“百年煤城”之稱的焦作大相徑庭。如今的焦作已經從一座給人留下“黑色印象”的資源枯竭型城市向“綠色主題”的旅遊城市轉變,從“煤城”變為“美城”。這其實與它所本就稟賦的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息息相關。 文|曹俊生 红石峡 曹俊生摄影作品 “養在深閨人未識”的焦作山水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被聲名赫赫的洛陽和開封夾在中間,不免有著“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遺憾。但一旦走進它,你就會發現它的文化旅遊資源是如此豐富:有名山,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水相依、聞名遐邇;有名拳,陳家溝是中華太極拳的發源地,目前全世界約有2億人在習練太極拳;有名人,焦作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竹林七賢”等眾多歷史文化名人的出生地或生活地;有名寺,妙樂寺安放有佛祖釋伽牟尼的舍利靈骨,歷史上與法門寺齊名;有名藥,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四大懷藥”的原產地都在焦作。 雲台山水 曹俊生摄影作品 焦作山水的“經典名片”是雲台山。雲台山以山稱奇,以水叫絕,因峰冠雄,因峽顯幽,景色薈萃各不同。雲台山山勢險峻,峰壑之間常年雲鎖霧繞而得名,以獨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雲台山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這裡四季分明,景色各異,整個景區奇峰秀嶺連綿不斷,主峰茱萸峰海拔1308米,踏千階的雲梯棧道登上茱萸峰頂,可望千裡太行深處,領略到“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意境;雲台山以水叫絕,素以“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而著稱。 坐落在泉瀑峽內的雲台天瀑,達到314米,是全國乃至亞洲最高的大瀑布。遠遠望去,瀑布上吻藍天,下蹈石砰,猶如擎天玉柱,宛如白練當空。十多米寬的瀑面,拍石打浪,風馳電掣地落入碧水潭中,濺起千堆雪。潭下又有隱瀑,構成疊瀑,氣勢壯觀恢宏。當你來到這裡時,你就會親身領略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意境,詩人的想象在此沒了誇張,卻有了實在的表現。到了冬季,雲台山又變為簡約、素白的晶瑩世界,靈動的山澗秀水、湧泉飛瀑被寒冷的空氣瞬間凝結成千姿百態的冰掛。“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成為冬季雲台山一道最美的風景線。 雲台天瀑 曹俊生摄影作品 攝影人推動焦作山水演繹傳奇 然而,如此勝景長期以來卻少人問津。2001年9月11日,我在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接待了來此考察旅遊產業的焦作市政府代表團。在和他們的交流中,我們一起討論了如何在煤碳資源枯竭的情況下挖掘和宣傳焦作的旅遊資源,將我的家鄉焦作從原來公眾印象深刻的黑色煤城轉變為綠色旅遊城市。在對比焦作和加拿大旅遊資源開發時,大家共同認為攝影是最能直接推介當地旅遊資源的手段。我當時就表態願意出錢出力,無償為改變家鄉形象和旅遊推廣服務。說幹就幹!我於第二個月專程繞道香港,購買了一套哈蘇205FCC中畫幅相機回焦作。記得回到焦作時正好是個周末,當時就像一個戰士拿到一只新槍一樣,按耐不住試槍的衝動,立刻約上好友到雲台山景區的紅石峽(溫盤峪)試機拍攝,大家的拍攝熱情非常高漲。 雲台冰掛 曹俊生摄影作品 2002年8月26日,為了進一步擴大焦作旅遊產業的影響,焦作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攝影家協會共同舉辦了“河南焦作山水國際攝影節”。此次活動吸引了全國及11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名攝影家與攝影愛好者參加,使焦作山水迅速火爆起來,在中華大地上演繹了一個焦作山水的傳奇。《中國攝影報》將這種成功做法總結為“焦作現象”。在隨後的幾年裡,焦作市又連續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攝影報》舉辦了多起面向全國的攝影大展,擴大了焦作山水旅遊的影響,旅遊收入直線上升。僅雲台山旅遊景區一家的門票收入就由當年的不足400萬元迅速飆升到2014的4億多元,從而改變了城市形象,造福了一方百姓,城市也找到了新的發展產業。 雲中太行 曹俊生摄影作品 2008年,北京地鐵公司為迎接奧運會而美化地鐵環境,展示祖國的大好河山,希望用我的攝影作品在地鐵多個站點做一些公益宣傳。我覺得用每日客流量近千萬人次的北京地鐵黃金通道,宣傳自己的家鄉會有更大的影響力。於是我通過河南省攝影家協會將包括焦作山水在內的《河南風光》照片在北京地鐵展示。之後以焦作山水為主題的風光攝影作品又走進上海、廣州、南京等各大城市的地鐵站,通過這些宣傳,來焦作旅遊的遊客客源擴展到半徑1500公裡的區域,省外遊客達90%以上。 焦作攝影人通過不懈的努力和推介,提升了焦作在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美譽度,也使我家鄉的父老鄉親世世代代因為有這樣的綠水青山和眾多旅遊資源而永久受益。我為焦作攝影人驕傲和自豪! (作者係著名攝影家) 本文發表於《紫荊》雜誌2020年7月號 紫荊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責編:莫潔瑩、李博揚 編輯:林知懷、邸倩 一鍵下單,訂閱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