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動作!香港多本通識教材作出修訂 刪除“煽暴”等表述

8月17日,多家接受香港教育局專業諮詢服務的出版社陸續發布修訂後的勘誤表。其中“今日香港”單元的修訂最為明顯,包括刪除、修改“煽暴”表述、修訂多幅諷刺漫畫等,並指出違法行為須承擔法律刑責。

香港“毒”教材爭議多
通識教育科是香港高中核心科目之一,推行已超10年。但該科未設課本送審制度,經常被批課本內容偏頗。
有專家認為,過去課本提及“非法佔中”、“公民抗命”、“違法達義”等理念,影響部分學生與老師的價值觀。


還有一些教材中不少材料以及考題涉及遊行集會,充滿引導性。



通識教材“自願送審” 有增有減
其中,雅集出版社《新高中通識教育系列》課本中,按照教育需求,刪除一整頁有關“公民抗命”的資料回應題;刪除“港獨”組織名稱“本土民主前線”、“香港眾志”等,並刪去他們“通過社會運動,如示威、遊行,甚至更激烈的抗爭手法,以爭取社會公義”的字句;書中多個“本土”字眼改為“本地”;刪除《基本法》23條爭議背景。
此外,齡記《高中新思維通識》課本中,刪除有團體批評“警方暴力執法”、“人大釋法”、“一地兩檢”等被指破壞香港法治的內容。
同時,為加強港人身份認同,教材中加入內容:內地的經濟發展蓬勃,為港人提供大量機遇,以“香港人”的身份參與國家的發展。香港居民同時認同“香港人”和 “中國人”的身份。

雅集出版社與香港教育圖書公司的勘誤表,發現修訂之處各達幾十項,個別課題的圖文均有顯著增減

香港教育局回應

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回應稱,參與專業諮詢服務的出版社已按當局提供意見完成修訂工作,正陸續上傳有關修訂內容,讓師生知悉。
當局將參考這次經驗,考慮加強該科的質量保證措施,包括課本送審的可行性。

香港教聯會主席黃錦良稱,從“修例風波”可以看出香港學生法治意識比較薄弱,過去教科書鼓吹“佔中”“公民抗命”和“違法達義”等理念,影響部分學生甚至老師的價值觀,“違法達義一定是錯,要清楚說明這是違法的”。
他說,過去課本存在偏頗引導的例子,而適當的選材可避免學生先入為主,使之對法治有敬畏之心。
有評論認為,此次通識科教科書的修訂雖仍有不完善之處,但畢竟是一種進步,也從側面反映出香港國安法的威力。

記得“分享“ “點讚” “在看”三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