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12日)公布新增62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28宗源頭不明。較昨日(11日)33宗再大幅上升。
香港特區政府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單日確診數字仍然浮動,不少新個案未找到源頭,疫情尚未徹底回落。
香港特區政府衞生防護中心公布,今日新增62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當中有1宗屬輸入個案,其餘為本地感染個案,有28宗感染源頭未明。另外,目前有30多宗初步確診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61宗本地感染個案,有33宗與早前確診個案或群組有關,當中有24宗是家庭朋友群組。
另外,再多1名印傭確診,她在上月24日離開舊僱主後,直至31日都住在銅鑼灣希雲大廈7樓宿舍,已找到同住5位外傭,會安排檢測。而該名確診印傭於8月1日到西貢新僱主工作,僱主有11名家人要列作緊密接觸者。
至於昨日確診印傭住過的旺角長旺道長興大廈9樓宿舍,防護中心相信有8名同住印傭,但在警方協助下追尋仍有困難。
由7月22日至今,廣華醫院先後有6名院友確診。據報道,一名69歲監察病房男患者經常摘口罩,大聲講話,令病毒隨空氣微粒飄出,傳染同房另一名病人。
而後,被傳染的患者因自身病情轉到另一病房,繼而再傳染另外三名患者,當中,一名患者轉病房,再傳染第六名患者。目前不排除醫院內再有病人受感染。
同時,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今日(12日)表示,本港確診個案有下降,值得鼓舞,但仍有很多感染源頭不明個案,反映社區隱形傳播鏈仍在,未可樂觀。

民政事務總署進一步擴大社區檢測計劃,為22幢樓宇及若干村屋,涉及約44000名居民,提供一次免費檢測。黃大仙竹園北邨松園樓、大角咀大同新邨大公樓的居民,今日(12日)將獲派發咽拭子採樣套裝和登記表格。
這次檢測涉及的包括沙田美林邨美楓樓和顯徑邨顯慶樓、元朗南坑村、天水圍天澤邨澤星樓、將軍澳彩明苑彩富閣和富寧花園第六座、荃灣象山邨秀山樓、九龍城德朗邨德瑞樓,以及青衣長康邨和長青邨青松樓。
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表示,有關樓宇和屋邨由衞生防護中心轉介,有數戶確診個案,屬風險較高住宅樓宇,相關屋邨或大廈管理處會適時通知居民有關檢測時間表。
居民登記表格將由慈善團體和社會服務機構處理,樣本瓶由華昇診斷中心進行測試。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早前表示,中央一直十分關心香港疫情變化及支持特區政府防疫抗疫工作,並積極回應行政長官最新要求,在加大檢測能力和改裝亞洲國際博覽館為類似“方艙醫院”的工作上提供協助。
亞博館二號展館改裝为社區治療設施,現已大致完成興建,本周內準備就緒,隨時備用,內裏400張病床等設施全部由中央捐贈。醫院管理局表示,隨着全民自願檢測快將展開,料找到1500名隱性患者,加上即將踏入秋冬季節,確診個案有機會增加,必須擴大社區治療設施。公立醫院的一線及二線病床,主要留給確診長者與長期病患。
至於在亞博館毗鄰空地興建的臨時醫院,醫管局正與發展局合作研究,初步設計醫院有兩層,提供800至1000張病床,並將有不同大小的病房、負壓病床、抽血站、急救室及藥房等基本設施,以醫院模式運作,目前未動工,未有落成及啟用時間表。

香港機場今年6月1日起逐步恢復轉機服務,從6月15日開始,旅客可用同一張機票乘坐由不同航空公司營運的航班在香港機場過境或轉機,但就一直未恢復往返內地的轉機服務。
現據《環球時報》引述一名接近香港國際機場人士透露,香港機場將很快恢復到內地的轉機服務,有望為回國旅客提供更多便利。
俄羅斯總統普京昨日(11日)表示,衛生部已經批准莫斯科一間研究所開發的新冠病毒疫苗註冊,成為全球首個註冊新冠疫苗的國家,他更透露,其中一名女兒已經接種疫苗。
疫苗在6月18日展開臨床試驗,38名自願接種人士都產生免疫力。衛生部長穆拉什科說,疫苗表現出很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將於兩個平台生產,當局會繼續為幾千人作臨床測試。
穆拉什科稱,俄羅斯有望在今年10月開展大規模疫苗接種工作,所有費用都會由國家預算覆蓋,當局會優先替醫護人員和老年群體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