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仍有隱形傳播鏈 國慶前通關基本無望

今日快訊


三宗本地個案與早前的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另外七宗輸入個案,四男三女患者,包括一名五個月大女嬰,他們分別由烏克蘭、印度、緬甸、阿根廷、法國、英國及菲律賓抵港。
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 防疫勿鬆懈

特區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今日(28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本港相隔約一周後再現源頭不明個案,反映社區仍有隱形傳播鏈,認為現時不適合放寬防疫措施或舉辦大型團體活動。
許樹昌指,昨日(27日)源頭不明個案的同事都確診,可能因為曾於休息室接觸,情況有如早前葵涌碼頭有休息室出現傳播,但相信今次涉及的範圍較小,暫時有9人接受檢疫,預料不會出現大爆發。他又建議特區政府考慮讓教會等局部重開,設人數上限,並呼籲市民,如有輕微病徵,應盡早求醫及進行病毒檢測。
流感或增新冠肺炎傳播力2.5倍

許樹昌表示,相信新冠病毒及流感同時爆發機會不大。他解釋指,由於新冠病毒爆發,世界各地政府亦實際社交距離措施,以及不少人在疫情下亦戴上口罩,令達到保護作用,防止兩個病毒同時侵襲。
張建宗:國慶前通關機會不高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
立法會財委會今早(28日)繼續審議240億元的第三輪防疫抗疫基金撥款申請。部分議員關注特區政府何時推出“健康碼”以恢復通關,政務司司長張建宗表示,香港在十一國慶前通關的機會不高。雖然特區政府已爭取盡快推動“健康碼”,但有待香港疫情穩定,要粵方放心才可以通關。他又指,特區政府正在與廣東省及澳門特區政府緊密聯繫,爭取疫情一穩定就能夠開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