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9月6日)新增21宗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其中15宗是本地病例,7宗源頭未明。有5宗個案經普及檢測驗出。
截至今日上午9時,共有108.5萬人登記參與“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若“普及社區檢測”有較高的檢測數字,對未來恢復正常生活及經濟活動,特別是跨境出行將具有參考價值。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截至今日零時,新增21宗確診個案,包括15宗本地個案及6宗輸入性個案,其中5宗個案經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驗出。
另外,今日有少於10宗初步陽性個案,至今累計4879宗個案。
特區政府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通報,今日有8宗確診個案與其他個案有關聯,當中2宗透過普及檢測計劃找出。另外7宗源頭不明個案當中,3宗透過普及檢測計劃找出。
至今普及檢測計劃已找出15宗個案,當中11宗為新確診。
6宗輸入個案,患者包括美國返港貨運機師、俄羅斯返港空中服務員、懷孕的巴基斯坦女性以及一名菲律賓外傭,另外兩人分別來自西班牙及印度。
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9月5日)在社交平台說,登記人數突破100萬。
她表示,5日以來有85萬名市民到各個的檢測中心接受採樣,普遍反應很正面,網上登記的市民有超過9成都有按照預約時間前往中心,完成採樣的人士之中,有大約18%是在現場登記。林鄭月娥衷心感謝市民的支持和配合。
特區政府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若“普及社區檢測”有較高的檢測數字,對未來恢復正常生活及經濟活動,特別是跨境出行將具有參考價值。
聶德權指出,恢復跨境出行關鍵在於內地對香港疫情的認知,相信當“普檢計劃”檢測數字較高時,內地可以透過每日確診數字更好掌握香港疫情變動。
聶德權指出,港府會視乎服務需求,對部分中心繼續延長服務時間,但認為毋須在現時決定。
聶德權同時強調,港府無為計劃設定目標人數,認為越多市民做檢測,有助了解社區疫情現狀,盡早結束第三波疫情,未來恢復正常活動,包括跨境活動創造條件。
特區政府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在一個電視節目表示,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運作暢順,當局已理順流程,加上有570名內地核酸檢測支援隊成員到港協助,相信可加大檢測量。
她續指,中央支援隊昨日再有百多人來港,目前共有570名成員,加上檢測流程經已理順,相信檢測量會提高,縮減等候檢測結果時間。
她表示,當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結束後,當局會分析數據,掌握究竟有多少隱形病人、分布如何、什麼組群及年齡層等,對制定未來防疫抗疫措施有一定幫助。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踏入第6天,截止今日中午,已有約110萬名市民在網上預約,而在141個檢測中心當中,46個已額滿。
此外,普及社區檢測已經找出15宗確診個案,頗見成效。

近日,香港市民也開始流行彼此問候時說:“你檢測了嗎?” 可見,大部分市民都希望通過普及社區檢測找出隱形患者,切斷社區傳播鏈。
為了自己、家人和所愛的人,知道自己是否受感染,求個安心,以免將病毒傳給他們。
盡一分力,將社區傳播鏈切斷,盡快結束第三波疫情,以期早日恢復正常生活和經濟活動。
秋冬季很可能再出現新一波疫情,這次可作預演,防患未然。
為早日恢復跨境往來創造條件,那便可以再去旅行、探親、做生意。
編輯:邸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