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八大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八大任務
12月16日至18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出席會議。

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李克強在講話中對明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並作了總結講話。

答卷入史冊 明年開好局


會議認為,今年是新中國歷史上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精心謀劃部署,果斷採取行動,付出艱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答卷。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創新取得重大進展,改革開放實現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歷經艱難險阻,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戰的結果。

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看

香港發展的着力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八大任務
中國明年經濟工作的八個重點

這次會議劃出了中國明年經濟工作的八個重點,其中有四個重點與香港密切相關。眼下,香港經濟處於空前困難的時期,要恢復元氣,須找準國家發展與香港優勢的契合點,推動經濟走出低谷。

在聚焦科技合作上着力

會議把“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作為第一大重點。特別強調:“要抓緊制定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行動方案,重點布局一批基礎學科研究中心,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要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作用,支持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帶動中小企業創新活動。”

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科技創新對國家、對香港的重要性前所未有;中央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對支持香港發展創科的力度前所未有;當前香港發展創科面臨的良好機遇前所未有。

陳茂波認為,香港具有助推國家科技創新的獨特優勢,在融入大灣區發展、融入國家發展中,可以從四個方向發力:從科技創新源頭做起,繼續加強科研工作;加強與大灣區高端製造業的對接,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產業;聚焦內地科技創新的需求,打造科技服務的中介平台;為香港建設國際創科中心,推動科研力量的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

在聚焦產業鏈“補短板”上着力

這次會議首次提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會議特別強調:“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要統籌推進補齊短板和鍛造長板,針對產業薄弱環節,實施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儘快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

香港在這方面同樣大有可爲。儘管美國對中國進行科技封鎖,但還有一些國家在應用科技領域全球領先,或在基礎研究領域全球領先;香港國際化水平高、法律體制完善、融資成本低,這些優勢都可以為創新產業提供支持。下一步,如果香港能夠對照“國家所需”,梳理出一些項目,以務實的作風去做,定能幫助國家“補短板”,既貢獻國家,也成就自己。

在聚焦內需市場上着力

這次會議提出:“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特別強調:“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2020年施政報告中也提到,中央支持香港開拓內地市場。二者結合起來看,可見中央已經發力,接下來,需要香港積極作為。

在聚焦大灣區“先行先試”上着力

這次會議提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改革和開放相互促進。”“要放寬市場准入,促進公平競爭,保護知識產權,建設統一大市場,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過往的實踐證明,內地的每一輪改革開放都令香港受益;對香港來說,由於大灣區三地社會制度不同、關稅區不同、貨幣不同、法律制度不同,限制了經濟要素的自由流動。如能“打通經絡”,定會使這一區域的發展進入新境界。

香港應在“先行先試”上着力,粵港澳三地往一起走,定能透過制度創新釋放發展紅利。

綜合報道

編輯:哈元源
校對:邸倩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八大任務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明年八大任務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