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得針卡 可為日後跨境通行提供基礎

香港疫情持續,今日(20日)新增15宗確診病例,其中10宗為本地個案,當中有4宗源頭不明。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今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電子針卡能為日後出境或跨境行提供基礎。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連續兩日雙位數增長 切勿鬆懈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截至今日(20日)零時零分,本港新增15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新增的個案中4宗為源頭不明的本地個案,其餘6宗與本地個案有流行病學關連。

另外5宗為輸入個案,包括3宗從巴基斯坦抵港,2宗分別由菲律賓及印度來港。

至今本港個案累計10849宗,包括10848宗確診個案和一宗疑似個案。過去14天,即本月6日至19日,累計新增244宗個案,包括203宗本地個案,其中75宗源頭不明。


%title插图%num


特區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今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近日確診數字雖然徘徊在雙位數,但不明源頭個案比例仍然很高,代表社區仍存在隱形傳播鏈。

他呼籲市民要繼續維持警覺,做好個人清潔。剛復工的業界,包括食肆等亦要做好防疫措施,注意空氣過濾等。

他認為,農曆新年假期剛完結要觀望疫情一、兩個星期內會否反彈,如果個案數目能再下降,才可考慮進一步放寬防疫措施。


接種疫苗有助跨境通行


首批100萬劑科興疫苗昨晚運抵本港。公務員事務局長聶德權今日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指出,市民接種疫苗後,會取得實體針卡和電子針卡,而疫苗電子針卡則將會為日後跨境行提供基礎。

聶德權表示,市民在疫苗接種中心打針後,會立即取得實體針卡,也可在特區政府推出的“智方便”流動應用程式上,獲取電子針卡,記錄接種第一及第二劑疫苗的時間、地點、款式及批次等資料。而協助接種的私家醫生,亦要將相關資料輸入中央紀錄系統。


%title插图%num


聶德權說,希望能夠儘快可以跨境出行,無論是內地或去海外其他地方,但這需要與當地商討。


他續說,首要一定是香港本身的疫情受控,甚至應該“清零”或是很穩定。另一方面,特區政府希望能夠開始疫苗接種計劃後,多市民去接種,保護亦會比較大。特區政府一直與內地保持緊密聯繫、溝通,希望可以儘快找到一個方法處理,所以現時很難說通關的具體時間表。


%title插图%num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早前接受電台專訪時表示,恢復通關的先決條件是要新增個案回落至穩定的單位數,此外,過關的市民亦可能要先接種新冠疫苗。


%title插图%num


民建聯主席李慧琼表示,防疫抗疫目前是香港市民最關注的問題,科興疫苗昨日已經抵港,為了令香港早日抗疫成功,她建議中央政府向特區政府提供更多新冠疫苗,同時允許香港居民在深圳接種國產疫苗。

她又建議已經接種疫苗的香港居民,經醫學單位證明體內有抗體,在前往內地時只需做病毒檢測,便可以豁免內地的檢疫安排,且可以發內地二維碼予他們,讓香港居民可以在內地自由工作或生活。

齊心抗疫!踴躍接種疫苗


據悉,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下周一將會率領一眾司局長,在銅鑼灣中央圖書館一同接種科興疫苗。行政會議成員也將於同日下午4時緊接接種科興疫苗。


行政會議成員、新民黨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指,行會秘書處將於下星期一下午4時,安排各行會成員接種科興疫苗。她會報名參與行會的接種活動,她說自己十分期待可以注射第一針疫苗。

%title插图%num

經民聯議員梁美芬說,香港即將注射的兩款疫苗,BioNTech和科興均得到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推薦,證明安全和有效,已報名接種活動。她指,接種疫苗不只是個人的事,有了抗體之後,可以保護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更可讓香港早日實現群體免疫,有條件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和出入境檢疫安排,重過正常生活。


已年屆71歲的民建聯議員黃定光表示自己必定會報名打針。


%title插图%num


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疫苗抵港助力打贏抗疫阻擊戰》指出,香港市民應以對自身和他人負責的態度,積極接種疫苗,共同幫助香港走出當下困境。

祖國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自去年年初以來,中央政府已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全力支持香港抗擊疫情,除供應生活物資、支援核酸檢測和援建醫院外,中央政府早已同意在有需要時預留一定數量內地研發或生產的新冠疫苗供香港市民使用。如今,當世界各國紛紛搶購導致疫苗供應出現短缺時,科興疫苗卻率先抵港,正充分展現了中央對香港的關心與厚愛。

綜合媒體報道


監製:袁建

編輯:邸倩

校對:李博揚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點擊“閱讀原文”下載APP

%title插图%n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