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今日(2月3日)新增19宗確診個案,全部是本地案例,其中7宗無源頭。一名確診者是死亡後證實染疫,另外有初步確診個案約20宗。
特區政府今日(2月3日)凌晨表示,2月2日公布將就《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第599G章)及《預防及控制疾病(佩戴口罩)規例》(第599I章)下的指示及指明刊憲,以維持大部分現行的社交距離措施,包括二人限聚令、口罩令、禁晚市堂食、食肆不得多於2人同桌、關閉酒吧及酒館等。這些指示及指明將由2021年2月4日生效,為期14天,直至2021年2月17日。

特區政府加強佐敦、油麻地等地區的檢疫工作
同時,特區政府會於2021年2月4日(星期四)起重開涉及較少身體接觸活動的指定戶外體育場所,即運動場的跑道、網球場和網球練習場、高爾夫球場、高爾夫練習場和練習草坪、草地滾球場、射擊場、射箭場、單車公園、騎術學校、無線電控制模型飛機場、海上活動中心(包括但不限於獨木舟、輕艇、帆船、遊艇、滑浪風帆、划艇、龍舟、滑水、直立板、潛水和滑浪運動)、攀石牆、門球場、戶外兵兵球枱及戶外羽毛球場在符合相關規定及限制下可予開放。
當中措施包括任何人身處體育場所內在運動前及運動後須一直佩戴口罩(除淋浴或飲食外);以及每組不得超過2人以及每組之間須作出有效分隔等。另外,在可行情況下須確保使用者在進入場所前利用手機掃瞄“安心出行”二維碼,或登記有關人士的姓名、聯絡電話及到訪場所的日期及時間。涉及場所運作的員工亦須每14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
特區政府今日(2月3日)早上約7時完成天水圍天恒邨恒樂樓的“受限區域”強制檢測行動,約270名居民接受檢測,當中沒有發現確診個案。
特區政府指,了解有居民早前已於天恒邨恒樂樓檢測站或透過其他途徑接受檢測,故“受限區域”內的人士如在1月31日至2月2日期間已進行檢測,並能出示檢測結果電話短訊或相關證明,無須再次接受檢測。
特區政府正在“受限區域”內進行執法行動,確認所有人士已接受強制檢測。特區政府曾經派員到訪約225戶,當中13戶沒人應門,包括一些確診個案和可能已經接受隔離的住戶,亦有可能部分單位是空置,當局沒有這方面的詳細資料,會採取措施跟進。
特區政府前晚(2月1日)連封四區包括油麻地、尖沙咀、紅磡及元朗多幢大廈執行強制檢測公告,行動昨晨陸續結束,合共1,703人接受檢測,無發現確診個案,其間有20人未按時進行檢測,各罰款5,000元,另有逾120戶未有應門,更有人疑“扮無人在屋內”拒絕應門。特區政府發言人強調,若執法人員有理由相信單位內有人,可採取法律行動,包括逐離或驅逐個別人等,或向裁判官申請手令破門入屋。總結過去五度圍封,共有逾千戶無應門。

針對圍封行動中有住戶不應門迴避強檢,特區政府警告或向裁判官申請手令破門執法。圖為特區政府人員拍門催促住戶檢測
特區政府前日預告將於農曆新年前頻密設立“受限區域”強制居民接受檢測,即晚連封四區包括油麻地新填地街及眾坊街、尖沙咀金鑾大廈、紅磡隆基大樓及元朗好彩洋樓。昨日清晨6時30分至7時許先後宣布四區的強檢行動完成。
四區合共有1,703人接受檢測。但特區政府其後發現,四區共有20人未在限期前接受強檢,最多是油麻地有16人,隆基大樓及金鑾大廈分別有3人及1人,好彩洋樓則無人未受檢。執法人員已發出定額罰款5,000元通知書及強制檢測令。
行動中執法人員曾到680戶拍門,其中尖沙咀60戶中有逾20戶無人應門,佔達33.3%;油麻地160戶中有50多戶無人應門,約佔31%;好彩洋樓80戶中有14戶無人應門,佔17.5%;隆基大樓的應門率最高,380戶中僅37戶沒人應門,佔9.7%。
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無人應門可能包括一些確診個案和可能已經隔離的住戶,亦有可能部分單位是空置,惟當執法時發現沒有應門的住戶,有理由相信單位內有人。
發言人強調,根據相關條例並獲衞生部門授權許可,特區政府可就此採取法律行動,包括逐離或驅逐個別人等,或向裁判官申請手令破門進入單位。特區政府亦會按法例繼續禁制所有人從這些處所進出,並在有需要時安排保安員駐守,或在適當時候透過要求執達主任協助進行圍封,以及要求有關人士負責所有相關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