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榮彰:接種疫苗是抗疫成功的關鍵

文 | 范榮彰

封面1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一年多,至今仍在世界各國肆虐。現在,各國政府均對接種疫苗採取十分積極的態度,民眾亦爭相輪候接種的機會,大比例的人口接種才可建立有效的群體免疫屏障。因此,提高市民疫苗接種率對防控疫情十分重要。香港自本年2月下旬開始為市民提供免費疫苗接種服務,惟目前的接種率仍不足三成,覆蓋率未如理想。

實際上,推動疫苗接種是一場心理戰,一開始要建立市民對疫苗的信心,致力營造全民接種疫苗的氛圍。在輿論導向上,前期部份的媒體均以報道死亡個案為主,接種風險被過份誇大,給人造成負面的印象。社會各界應加強宣傳教育,令市民意識到受感染的嚴重性,並鼓勵各界秉持抗疫精神,積極參與和支持疫苗接種計劃。

當前青年及成年人士的接種意欲偏低,背後原因是年輕人自覺並非高危一族,沒有接種疫苗的積極性,特區政府應在青年群體打開防疫突破口,鼓勵他們積極參與疫苗接種計劃;並加強正面引導工作,讓更多市民知道接種疫苗是抗疫策略的成功關鍵,接種疫苗人數越多,防疫成效就越大。

新冠疫情對全球各地帶來巨大衝擊,本港一向依賴國際經貿往來,無疑是受疫情衝擊最嚴重的經濟體之一。香港作為一個細小、外向型的經濟體,經濟動力主要依賴國際間的人流、物流和資金流。因此,有效管控疫情,徹底清理本地的感染個案,才能落實下一步的“通關易”、“疫苗氣泡”等計劃。

抗疫的成功步伐正是主宰一個地區的經濟復甦步伐。近日,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均各出其謀,以不同方式鼓勵市民接種疫苗。例如:公務員在接種疫苗後,可享有一天“疫苗假期”。有地產發展商自發捐出千萬元住宅單位,通過抽獎送予已接種疫苗的市民。另外,亦有商家表示願意送機票、大額免費信用卡簽賬、酒店住宿、自助餐券、主題公園門票等,紛紛希望協助提高市民接種率。商界主動提供誘因,鼓勵市民接種疫苗,彰顯了其企業社會責任,希望在特區政府、工商界及僱主的多管齊下,能帶動社會齊打疫苗,有效建立群體免疫屏障,使香港儘快走出疫情陰霾。

作者係香港義工聯盟常務副主席


編輯:魏小旋

校對:趙欣

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