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中國最美縣上猶全力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

紫荊新媒體(記者 彭彥)6月11日贛州報道:贛州有一個富硒富氧的天然氧吧,它就是山清水秀的上猶縣,也是受惠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發達縣市之一,更是粵港澳大灣區後花園森林覆蓋率最高的縣市。上猶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濟才表示,上猶縣精准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積極融入大灣區經濟建設,一批企業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擴展力度,為香港、廣州、深圳、東莞等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提供優質玻纖新型複合材料。

 

WeChat 圖片_20210611175132.jpg

上猶縣交通四通八達,毗鄰贛州“機場、高鐵、高速”三大交通樞紐,廈蓉高速穿境而過,到贛州中心城區、黃金機場和贛州高鐵站僅25分鐘車程。今年贛深高鐵通車後,上猶到深圳僅2個半小時車程。“十四五”時期,還將搭上渝長廈高鐵、贛郴鐵路、遂(川)大(餘)高速等交通快車。

WeChat 圖片_20210611175147.jpg

 

上猶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玻纖複材產業集群集聚地

WeChat 圖片_20210611175212.jpg

上猶擁有江西省重點發展的產業集群之一,玻纖新型複合材料產業,居工業首位,獲批“中國玻纖新型複合材料產業集群發展示範基地”,這也是上猶縣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來的成績。上猶縣委常委、宣傳部長陳濟才告訴記者,上猶不斷推動工業產業集群做大規模、提質升級,全縣相關企業數量由原來6家發展到現在的130多家,集群產品種類突破100種,實現了從玻纖生產制造、玻纖初級制品、玻纖深加工、玻纖複合材料到應用領域的五級產業鏈全覆蓋,產業集中度提升至50%,被江西省政府列為全省60個重點打造的產業集群之一。

 

6月10日,粵港澳大灣區主流媒體采訪團走進上猶縣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參觀其生產車間,還有玻纖複材展示館。上猶縣元源新材料有限公司是贛南第一家玻纖池窯拉絲企業、江西省62個戰略新興產業項目之一,是上猶縣玻纖新型複合材料首位產業集群的龍頭企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方圓500公里內最大的池窯拉絲企業,填補了方圓500公里無池窯拉絲企業的空白,較好的滿足了粵港澳大灣區玻璃鋼、新型複合材料產業玻纖產品的需求;公司投資22.4億元,規劃兩條5萬噸池窯拉絲生產線,目前已完成投資15億元,達到總投資的67%。其中一期爐窯已於2018年5月21日點火,同年9月正式投產、並入規。該項目由國內玻纖權威機構“南京玻璃纖維研究設計院”設計,在借鑒其它池窯拉絲技術及經驗的基礎上,采用了國內最先進、最成熟的工藝設施,創造了工藝設計領先於國內同行業、能源利用率領先於同行業、智能化自動化水平領先於同行業、產品品質領先於同行業四個“領先”。公司主要生產各種規格玻璃纖維紗、短切氈、短切纖維、無撚及加撚紗,廣泛應用於建築、交通、化工、醫療衛生、航空航天、農業等重要領域。

 

WeChat 圖片_20210611175202.jpg

為精准承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積極融入大灣區經濟建設,元源新材進一步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擴展力度,通過傾向適應於客戶產品特性需求的研發與區域業務需求考衡管理,針對性傾斜粵港澳大灣區服務化與價格區間範圍內差異化管理,加強在出貨流程、物流運輸等方面的差異化管理,力促企業在業務銷售、對接服務、產品運輸等方面達到精細化水平。為不斷推動企業的發展配套,加快緩解企業庫存及出口訂單銳減的壓力,借助全國玻纖協會等行業組織進行企業產品推廣,並與九鼎集團、華源新材、福建賽特等國內玻纖巨頭企業達成合作協議,不斷開拓高溫線套等新產品領域。目前,國內僅有元源新材和泰山玻纖兩家企業具備高溫線套產品生產能力。同時,不斷推動企業創新升級,通過產品轉型升級,不斷向無堿加撚紗等高附加值產品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占比將提升至70%,極大的提升企業競爭力。

 

WeChat 圖片_20210611175155.jpg

在贛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的城市版圖中,上猶連續三年榮登中國最美縣域榜單。全縣森林覆蓋率穩定在81.4%,水質常年保持在二類以上。獲評“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江西省“全域旅遊示範區”,上猶正在精心打造的“生態休閑度假百裏長廊”,項目加速聚集,業態日益豐富。境內土壤富硒,茶葉、油茶等富硒農業正在蓬勃發展,工農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