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香港在中國共產黨的“一國兩制”制度下已重返正軌

上一集 下一集
正在播放

“百年大黨國際學術研討會”今日(16日)在港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出席開幕式並致辭時表示,香港在中國共產黨所宣稱的“一國兩制”制度力量下已重返正軌,我們應通過擁抱愛國主義、增強民族自豪感、發揚團隊精神、努力拼搏和堅持人民至上信念,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以下是致辭全文:

%title插图%num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

林鄭月娥在“百年大黨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的致辭

2021年6月16日

(原文係英文)

毛先生(紫荊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毛超峰先生),譚副主任(中央政府駐香港特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譚鐵牛先生),劉特派員(外交部駐香港特區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劉光源先生),蔡少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政治委員蔡永中少將),尊敬的各位發言嘉賓,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早上好。很高興與各位一道出席今天的研討會。感謝《紫荊》雜誌組織這次活動,把世人的目光適時聚焦於即將慶祝百年華誕的中國共產黨。我特別歡迎這個以英語舉行的活動,因為這個世界上最大執政黨的思想體系和成功應被清晰和響亮地向世界講述。

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在上海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那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出席大會的13位代表,總共代表了不到60名黨員。今天,中國共產黨是歷史上執政時間最長的共產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擁有9000多萬黨員。

中國共產黨的長盛不衰,明確反映了它所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成功,以及它理解和響應中國人民需求和雄心壯志的巨大能力。我不打算用10分鐘或10天時間講完中國共產黨歷史性的和持續取得的成就以及它獨特的優勢;這場人們期待已久的研討會,以及今天聚集的專家級演講嘉賓們,肯定會在這方面開個好頭。但請允許我只談幾個亮點,以表達我自己對於中國共產黨對我們國家而言的份量、價值、影響範圍和意義的粗淺理解。

讓我們首先看經濟表現,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準。在克服了最初時期的困難之後,中國取得了無與倫比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在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的40多年。在過去40年裡,中國平均每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超過9%(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期,全球經濟增長不到3%。如今,中國已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去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2.3%,是疫情發生之年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預計在2021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超過三分之一。

中國經濟在2007年猛超過德國,三年後又超過日本,取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傲人地位。與此同時,中國現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製造國、最大的貨物貿易國和最大的外匯儲備國。

中國人民的生活已顯著改善,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僅200美元左右上升到今天的1萬多美元。更引人注目的是,在過去40年裡,中國已經使8.5億人擺脫貧困,更在2020年底消除了極端貧困。女士們、先生們,這對一個如今佔世界人口20%的國家來說是一項顯著的成就。它不僅是中國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表明,我們的國家和作為執政黨的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放在第一位。

“人民至上”的理念在我國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也得到了清晰體現。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兼國家主席所指出的,“……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擊疫情是為了人民,也必須依靠人民。實踐證明,要徹底戰勝疫情,必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突出位置,以極大的政治擔當和勇氣,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盡最大努力做到不遺漏一個感染者、不放棄一個病患者,切實尊重每個人的生命價值和尊嚴”。

他信守承諾。與世界各國一樣,中國也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打擊:病毒奪去成千上萬人的生命、衛生系統面臨挑戰、社會經濟活動陷入停頓。面對這一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共產黨以非凡的領導力和決心,採取果斷行動抗擊疫情。其結果有目共睹:中國的感染人數已降至最低,並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控制住疫情並讓生活基本恢復正常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採取的行動不僅是為了本國人民的利益,也是為了全世界。中國在疫情初期採取的嚴格措施為全球做準備工作贏得了寶貴時間。疫情期間,中國在全球範圍內開展大規模人道主義行動,向有需要的發展中國家提供免費疫苗和醫療物資。

中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舉措,以及過去數十載取得的諸多成就,展現出這個國家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擁有的獨特優勢,它們包括在組織動員、計劃協調以及貫徹落實方面的卓越能力。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得以迅速決策,動員一切力量進行抗疫。各省火速調集醫療隊及醫療設備,馳援疫情地;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戰疫,貢獻力量;公立醫院醫務人員日以繼夜看護病人,而在防疫封鎖期間,基層組織和人員則為成千上萬人提供支持。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大概是大型臨時醫院在短短數日建成收治病人。在武漢疫情爆發期間,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分別用了10天和12天時間建成。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中國的獨特優勢也很明顯。 2008年,中國開通首條高速鐵路——京津城際線。截至2020年底,中國高鐵里程達到3.8萬公里,僅僅五年時間里程翻倍。世界上沒有其它任何國家能夠聲稱擁有如此規模或重要性的國內鐵路。這就是人們口中的“中國速度”,它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成為可能。

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港特別行政區受益匪淺。在動盪時期,國家為香提供避風港;當我們需要時,國家為香港注入強心針。例如,當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嚴重威脅香港金融穩定時;當2003年非典爆發將人民生命健康置於險境並導致經濟衰退時;當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帶來負面衝擊時;當最近的新冠疫情爆發時,國家伸出援手,支持香港渡過困境,攻克難關。此外,在香港的整體發展過程中,國家始終擁抱香港,並在“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以及近期國家通過的 “十四五”規劃等國家重大戰略中賦予香港重要角色。

最重要的是,中央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始終致力於徹底落實“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鄧小平先生提出的偉大構想,不僅成功解決了歷史遺留問題,令香港重回祖國懷抱成為可能,也保障了香港的繁榮穩定。近兩年來,香港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央政府和中國共產黨不忘“一國兩制”的初衷,始終按照憲法和基本法行事。去年6月30日國安法正式實施,有效恢復了香港社會穩定,近期香港特區選舉制度的完善將確保“愛國者治港”。上述兩項重大舉措,充分體現了中央政府和中國共產黨維護“一國兩制”的堅定決心,將對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女士們,先生們,歷史證明,中國共產黨能夠帶領國家克服困難與挑戰,為國家帶來繁榮和改善民生。隨著我國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大步邁進,未來還將面臨更多挑戰,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必將迎難而上,全面應對及攻克這些挑戰。

如今,香港在中國共產黨所宣稱的“一國兩制”制度力量下已重返正軌,我們應通過擁抱愛國主義、增強民族自豪感、發揚團隊精神、努力拼搏和堅持人民至上信念,為實現中國夢貢獻力量。

預祝本次研討會圓滿成功。

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