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或周五“執笠”!壹傳媒恐將“除牌”

上一集 下一集
正在播放

《蘋果日報》5名高層日前被捕,與《蘋果日報》相關的3間公司被控違反國安法,保安局已發出凍結資產通知。昨日(6月21日)壹傳媒集團舉行了董事會,決定如本周五未解凍部分資產,周六或為報紙最後出版日。

壹傳媒曾在5月發公告表示,指截至4月,該集團的現金結餘為5.21億元,管理層更認為自4月起計18個月內,集團的營運資金將保持足夠而無須額外資金。

然而,剛過去一周《蘋果日報》只不過被凍結1,800萬,卻告急指將於一周內停運,與一個月前的說法大相徑庭。因此我們可以合理推論《蘋果日報》是在賣慘煽動輿論,故意製造“僵局”博取市民的支持,企圖扭曲香港警方的行動,將一切責任推給特區政府。

本周六或為最後出版日

%title插图%num

《蘋果日報》5名高層日前被捕,與《蘋果日報》相關的3間公司被控違反國安法,保安局已發出凍結資產通知。

《蘋果日報》管理層早前指,如果本周五(25日)或之前未能解凍部分資產,《蘋果日報》周五將會結束營運。《蘋果日報》財經網上版在近日凌晨起已停止更新,而網上的“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昨晚最後一晚播放節目。

%title插图%num

早在5月14日,保安局亦曾凍結黎智英及壹傳媒資產,涉款超過3億元,遠超過今次的1,800萬元。當時,壹傳媒曾於保安局的行動後發公告指截至3月31日,該集團的現金結餘為5.21億元,管理層更認為自今年4月起計18個月內,集團的營運資金將保持足夠而無須黎智英提供額外資金。

然而,剛過去一周《蘋果日報》只不過被凍結1,800萬,卻告急指將於一周內停運,與一個月前的說法大相徑庭。

%title插图%num

目前《蘋果日報》約有800名員工,被凍結的1800萬資產只佔每月成本的約四分一,要為此而造成支薪困難而停止營運理據薄弱。

勞工處則指,未有接獲相關僱員求助,如果蘋果日報員工在合約終止後的七天內仍未獲工資,可向勞工處尋求協助。

保安局指,凍結相關公司與罪行有關的財產,係針對違法的行為採取的有效措施,有關做法是國際上公認有助打擊犯罪行為,防止有人繼續犯案或從中獲益。

再有三主管辭職

%title插图%num

《蘋果日報》董事會預告“收檔”後,部分欄目如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已先後辭職。此外財經版周三起不會運作,全部員工會放假,而法庭、靜態等部分版面會運作至周五,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已辭職,動新聞的剪片已全部離職。

各方回應

外交部:反中亂港沒有法外權

%title插图%num

針對近日美國一小撮政客和機構打著新聞自由幌子,一再污衊抹黑香港特區政府依法對《蘋果日報》採取行動,公然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甚至叫囂以制裁相威脅,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指出有關謬論嚴重踐踏法治與司法獨立,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原則,並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發言人堅決表示,新聞自由不是免罪牌,反中亂港沒有法外權。

林鄭月娥:任何人不能以新聞機構身分

作為保護罩而不遵守法律

林鄭月娥22日在出席行政會議前見記者,對於香港保安處上周凍結與《蘋果日報》相關的3家公司資產等消息,她表示,香港國安法除了懲治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外,亦有防範和制止的作用,認為法律要有阻嚇力,才可以發揮最大效能,對社會帶來利益。

%title插图%num

她說,指針對《蘋果日報》行動與新聞工作完全無關,任何人不能以新聞機構身分作為保護罩而不遵守法律。

梁振英:保留追究權利

%title插图%num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在社交網站發文稱,壹傳媒所有董事應將公司的最新營運情況全面、準確及公開地通告所有股東。他質疑各董事至今未有履行上述法律責任,因此委託律師向所有壹傳媒董事發信,表明保留追究法律責任地權利。

梁振英發文,指《蘋果日報》是壹傳媒的主要業務,壹傳媒是香港上市公司,《蘋果日報》和壹傳媒能否繼續生存,社會上有極多傳言和猜測。

他指,壹傳媒所有董事對所有股東有不可推卸的法律責任將公司的最新營運情況全面、準確及公開地告知所有股東。他稱,各董事至今並未有履行上述法律責任,因此委託律師發信給所有壹傳媒董事,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title插图%num

現時《蘋果日報》的情況其實很簡單也很直接——就是一個罪犯違法後,警方執法行動凍結他的相關資產,引致其沒有資金給予公司員工。該罪犯只是找藉口發難,以“停止運營”相要脅。

相信理性的人不會認為有任何罪犯可以在違法後,仍可獲得同情及特別待遇,亦不會有理性的人認同特區政府應法外開恩,在案件未調查完成前就解凍資金予違法的人士。

綜合媒體報道


編輯:趙   欣、李博揚

校對:魏小旋

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