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壤首次到港!“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今日揭幕
月壤首次到港(本刊記者 連振海、李博揚 攝)
今日(6月26日)上午,“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揭幕儀式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國家月壤在香港正式亮相。

“時代精神耀香江”之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暨月壤入港儀式揭幕現場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時表示,這是去年國家成功登月取得的土壤首次在香港展出,讓香港市民可以一同分享國家航天事業的驕人成就。她期盼在中央部委和各位科學家的支持鼓勵下,香港可以為國家航天科技事業做出更多貢獻,作為推動“一國兩制”發展的新實踐。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致辭
林鄭月娥指出,本着不斷追趕的拼勁,我國的航天發展一日千里,而香港擁有雄厚科研實力,一直在不同領域貢獻國家。她說,“嫦娥探月”工程對香港來說應該特別有親切感,但不是因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的名字裡有“月娥”兩個字,是因為香港的高校參與了這個工程。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為“嫦娥五號”和“嫦娥六號”研發“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此外,理工大學也曾參與國家首項火星探索的任務,利用頂尖的技術,為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選取着陸點,並研製了用於監察火星環境的“落火狀態監視相機”。我對香港的大學對國家航天發展的貢獻感到非常驕傲,希望他們日後能夠受到委託,參與更多航天任務。
她強調,要持續發展,後繼有人,需要更多有志投身科學研究的年輕人,需要更多能提升香港青年人熱愛祖國、熱愛科學、不怕艱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及科普教育,相信今次國家航天團訪港5日,與大學、中小學生交流見面,為香港埋下了良好的種子,而“時代精神耀香江”主題展亦會發揮更大感染力。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致辭
香港中聯辦副主任譚鐵牛致辭時表示,香港科技界始終具有科技報國、科技強國的高尚情懷,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為香港科技界實現抱負、施展才華提供最大舞台。他始終覺得,香港具有基礎研究卓越、國際化水平高、中西文化交匯、服務體系健全完備等獨特優勢,更可在人才聚集、國際合作等方面發揮獨特優勢。
譚鐵牛說,在這樣的重要時刻,國家航天科學家團隊專程來港,走進香港大中學校,密集舉辦一系列精彩講座,與大家面對面分享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凡歷程和取得的輝煌成就,以及背後閃耀的寶貴的科學家精神。這些系列活動在香港引起熱烈反響,航天科學家的精彩演講引發香港師生的強烈共鳴,廣大市民迫不及待想一睹“月壤”真容:“宇宙天團”“天外之土”“追夢太空”等熱詞頻頻見諸各大媒體。在這樣的背景和氛圍下,此次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及月壤展覽可謂恰逢其時。
譚鐵牛指出,相信在國家未來創新成果不斷湧現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更多香港智慧、香港方案,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建設一定能為實現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增添新動力,注入新動力。
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致辭
國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胡浩致辭時表示,在喜迎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香港回歸祖國24周年之際,本次展覽在香港開幕。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始終是中國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胡浩指,香港擁有雄厚科技基礎和愛國愛港的高素質科技人才,冀香港科學家積極參加到月球樣品的研究當中,取得更多的科研成果;冀香港的科技界更加廣泛深入地參加到國家後續的航天任務中,為探索宇宙奧秘、增進人類福祉貢獻更大力量。
胡浩強調,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可增進香港同胞、尤其是青少年對中國航天事業的了解,進一步激發愛國熱情和崇尚科學的精神,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葉玉如致辭
香港科技大學副校長葉玉如致辭時表示,香港科學家曾經多次參與國家的航天工程,作出了不少的貢獻,希望香港要抓住歷史機遇,進一步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葉玉如說,香港科學界一直積極參與國家科研發展,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一支重要力量,香港科學家曾經多次參與國家的航天工程,作出了不少的貢獻,香港的科研成就也得到了國家的認可,獲得了一百多項國家科技獎,有四十多名兩院院士,應該是全國院士密度最高的地區。
她希望,通過這次展覽,可以喚起香港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對創新科技的關注,增強他們的國家意識和愛國精神,鼓勵更多的年輕人從事科研工作。
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致辭
紫荊文化集團總經理文宏武致辭時表示,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是一代又一代科學家和廣大科技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結果。中國科技發展走過了一段篳路藍縷的艱辛歷程,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為中國科技發展奉獻了畢生精力乃至生命,湧現無數感人肺腑的生動事跡,科學家們無私奉獻,凝結為“愛國、創新、求實、奉獻、協同、育人”為核心的科學家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文宏武指出,中國科技的快速發展,也凝結著香港同胞的智慧與汗水。香港同胞積極投身國家科技創新,近年來多次參與太空科技相關項目,其中香港理工大學的“相機指向系統”隨嫦娥四號探月,“火星相機”隨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的重要目標,香港一定能夠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國家科技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文宏武說,紫荊文化集團此次聯合辦展,面對中國科技奮鬥史,深感講好中國科技奮鬥史是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領域,紫荊文化集團今後會以多種形式,更好講好中國科技故事、中國科學家故事,為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全面深入認識國家提供幫助。

學生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揭幕儀式進行到中後段時,來自福建中學附屬學校約40名學生上台合唱《我和我的祖國》,全場嘉賓亦一起加入合唱,會場在唱畢後響起熱烈掌聲。
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以科學家精神內涵為框架,通過展示科學家使用過的物品、書信等,立體呈現百年來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學救國,科技報國、興國、強國偉大事業的感人故事。此次展覽將於6月27日至7月9日向公眾開放,香港市民可近距離觀看月壤,了解航天科技成就,感悟科學家精神。
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由香港中聯辦、香港特區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紫荊文化集團聯合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主辦。
掃碼了解預約參觀詳情(海報設計:李博揚)
編輯:邸倩
視頻:李博揚、魏小旋、趙欣
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