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勇:在每一個學生心底種下愛國的種子 就一定會結出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碩果

今日(10日),由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紫荊雜誌社聯合主辦的“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在香港君悅酒店舉行。紫荊雜誌社社長楊勇出席活動並發表致辭。以下是致辭全文。

%title插图%num

尊敬的林鄭月娥行政長官、譚鐵牛副主任,楊潤雄局長、蔣建湘部長,

尊敬的姜在忠董事長、黃均瑜會長,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連日來,香港處處充滿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喜悅,與全國人民一起見證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今天,我們又聯合舉辦高峰論壇,共商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大計。在此,首先對支持論壇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衷心感謝和熱烈歡迎!

可能有人會問,既然國家如此重要,愛國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嗎?為什麼還要下力氣推廣愛國主義教育?我想,國家對於每個公民來說,就像空氣一樣須臾不可分離。當國家富強的時候,我們被悉心呵護,呼吸順暢,似乎感受不到國家的存在。但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人們就會對國家有刻骨銘心的認識。鴉片戰爭之後,香港被迫割讓給英國,中國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苦難深淵。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侵略導致中國3500萬軍民傷亡,日軍在香港燒殺搶掠三年零八個月,香港人口從200萬銳減至60萬。前不久來港出席百年中國科學家主題展的航天英雄戚發軔院士,回憶少年時日本人在佔領區推行“奴化教育”,每天進校門第一件事就是被迫向東京三鞠躬,大喊“我們是天皇陛下的臣民”。正如戚院士所講,在那個苦難的年代,當然需要愛國,但不用特別講愛國主義,現實已經教育每一個國民必須愛國,不愛國祇能當亡國奴。

香港的青年一代是幸運的,沒有經歷戰爭苦難和殖民統治,享受著和平回歸後的繁榮與穩定。可以講是生在國旗下,長在春風裡。但是,國家越富強、社會越安定、人民越幸福,越要強調愛國主義。只有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才能使青少年認識到,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遭受的深重苦難,百年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艱苦奮鬥。只有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才能使青少年認識到,我們今天生活在和平富足的中國而不是和平富足的世界,現在的地球上,阿富汗、敘利亞等國正遭受戰火摧殘生靈塗炭,每天仍有1.3億人處於飢餓之中。只有通過愛國主義教育,才能使青少年認識到,憲法、基本法是香港的基石,但在香港繁榮穩定的空氣中,仍潛伏著“港獨”、暴力等病毒,如果不築牢安全防線,這些病毒隨時都可能侵害我們的肌體。正如特首剛剛所講,我們不教育,別有用心的人就會教育。國歌中那句“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指的不僅僅是抗戰的時刻,而是我們唱起這首歌的每個時刻,國歌時刻提醒我們,如果任由別有用心的人騎劫教育,損害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最終損害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根本利益。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我家鄉的一位聖哲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是老師的第一職責,而所傳的第一大道就是愛國主義。同時,對於下一代而言,我們上一代人都是人生導師,各個機構和團體都是學校,下一代的問題,責任在我們這一代,這正是人類文明生生不息的真諦所在。紫荊雜誌一直致力於推動香港教育事業,我們剛剛加入的紫荊文化集團在大灣區建設了大型青少年交流基地,紫荊人願與各界攜起手來,支持香港青少年零距離感受祖國發展的脈搏,投身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助力愛國主義進校園、進社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祖國和香港的未來,寄託在年輕一代身上。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在每一個學生心底種下愛國的種子,就一定會結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碩果!

謝謝大家。


編輯: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