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愛國主義教育⾼峰論壇今日舉行
今日(7月10日),由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科部、教育部港澳台辦和香港特區政府教育局支持,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紫荊雜誌社聯合主辦的“香港愛國主義教育高峰論壇”在香港君悅酒店舉行。

主禮嘉賓合影留念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譚鐵牛、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教科部部長蔣建湘、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紫荊雜誌社社長楊勇、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黃均瑜、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胡建華以及各間香港院校、教育團體等教育界權威人士約220位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致辭時表示,推行愛國主義教育,能夠培養青少年成為有質素的新一代,讓他們成為對社會有承擔,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的愛國者。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
林鄭月娥還向香港教育界作出呼籲,她說,每一位香港教育工作者都肩負重任,必須注重學生的國民教育,加強引導,着力推行對青少年的愛國主義教育,及關心、支持、幫助青少年健康成長。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讓我們培育香港青年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一股正能量。
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通過視頻致辭表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精神財富,要讓“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就需要堅定不移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香港更鮮明。
教育部副部長田學軍
田學軍認為,愛國主義教育要有態度、深度、廣度及溫度,要認同愛國是“一國兩制”的前提和基礎,讓青少年理解中央與特區憲制關係,加強憲法、基本法宣傳教育,強化國家安全意識,並正確理解不同國家文化的共性與差異,同時保持香港國際化城市特色。
田學軍期望,愛國主義教育在本港的整體規劃不斷完善,實現“愛國者治港”“愛國者治教”,並不斷健全有關教育的法律政策,期望愛國主義教育使國家意識紮根青少年心裡。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譚鐵牛表示,愛國是人類社會最深層的情感基點,是每一個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質和價值甄選,是偉大的中國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香港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書寫了光榮的愛國篇章。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香港衝破西方封鎖,為內地採購急需物資;在改革開放之初,香港發揮橋樑紐帶作用,引進資金提供技術;在祖國遭遇天災,香港同胞踴躍捐款捐物,與內地同胞守望相助等等愛國義舉。

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譚鐵牛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表示,應採取各種方式在青少年群體中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他留意到,香港某些人對愛國主義教育唱衰、抵制、甚至污名化,他提出,香港各界要敢於駁斥“愛國主義教育就是洗腦”的論調,破除歷史虛無主義的謊言和謬論,在香港青少年中,堂堂正正、理直氣壯地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姜在忠認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香港教育的刮骨療毒需要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政府,乃至媒體共同努力。香港各界應堅決祭出法治之劍,斬斷伸向教育、孩子的黑手,讓香港教育的天空風清氣正,保護香港青少年健康成長。紫荊雜誌社社長楊勇
紫荊雜誌社社長楊勇表示,國家對於每個公民來說,就像空氣一樣須臾不可分離。當國家富強的時候,我們被悉心呵護,呼吸順暢,似乎感受不到國家的存在。但在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難時刻,人們就會對國家有刻骨銘心的認識。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會長黃均瑜
黃均瑜強調,“愛國者治港”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他表示全國人大在去年5月和今年3月分別通過了香港國安法和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決定,將愛國這個優秀傳統在香港恢復正常狀態,讓愛國主義教育在香港的學校得到名正言順的重視。
楊潤雄(左一)、韓震(中)、曾鈺成(右一)

圓桌論壇
此外,在圓桌論壇環節,五位資深教育工作者探討了關於如何加強香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國家民族認同等議題。本次論壇是香港回歸以來首次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題的大型高峰論壇,旨在提高香港社會對愛國主義教育的認識,提升香港青少年的愛國精神,落“愛國者治港”原則,讓香港愛國愛港光榮傳統薪火相傳。
編輯:李博揚
監製:連振海